特區政府向公務員發密件,要求政策局日後制訂政策時,要考慮內地感受。事件曝光後,自然引來社會及泛民狂轟。有官場中人直言,今次弄出「大頭佛」,與限奶令匆匆出台有直接關係,當中有兩個人責無旁貸,就是特首梁振英及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
公務員不輕言限奶
官場中人對季陶說,公務員思考任何政策必定「左度右度」,務求滴水不漏才出台,「唔好聽叫做嘢慢、保守、回應唔到民意,但好嘅方面就係唔會有大問題出現」。
其實當日葉劉淑儀提出將奶粉列為法例規定的「儲備商品」,借此限制奶粉出口,官僚之間已認為有關做法會引發不少問題,「內地反彈之外,亦影響香港形象,執行亦有問題」,認為不將問題想得透徹,不應輕言限制奶粉出口。
不過,梁振英可不是這樣想。梁要求政府盡快回應民意,對公務員要「諗清諗楚」的做法不以為然,「佢(梁振英)要好快回應奶粉問題,好聽叫回應民意,唔好聽叫民粹」,而高永文見到葉劉的建議,以為「執到寶」,用《進出口條例》將葉劉方案「改頭換面」推出,既討好特首,又可以博民意支持,「政府入面已經好多人係高永文背後,叫佢做『高民望』,笑佢為民望乜嘢都唔理,遲早出事」,結果限奶令博到掌聲,卻觸怒北京,又要搞出制訂政策時要考慮內地感受等「補鑊」方案,「最後咪又係搞到班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