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研究機構渾水近日自爆沽空渣打集團(2888),重燃市場對沽空機構的憂慮。翻查紀錄,過去兩年共約14間本港上市公司,遭不同機構或匿名消息突襲,當中九成企業被狙擊後公佈的業績大走樣。分析相信,大市目前向下炒水位不多,沽空機構再大舉出手機會微,惟「股票市場上冇話死錯人」,受襲股宜避之則吉。
永暉泰凌增長變巨虧
渾水約兩年前一份狙擊美國掛牌的嘉漢林業報告,掀起民企風暴序幕,其後沽空報告如雨後春筍般冒起。粗略統計,本港中招上市企業約14間,全數為中資股,12間牽涉數據造假質疑,業務遍佈內房、資源、醫藥及零售等(見表)。
翻查受襲股份業績,只有青蛙王子(1259)經得起考驗,2011年及12年純利維持約三成增長,其餘13家業績嚴重走樣,其中2間延遲公佈業績、8間純利由可觀增長變倒退或虧損。最誇張例子有永暉焦煤(1733)及泰凌醫藥(1011),分別由2011年的13%及82%的純利增長,變成去年大幅虧損,前者流動現金更減三成、短債卻急升1.7倍。
獨立股評人黃偉康認為,這現象反映沽空機構當年的報告是看準時機,「好多公司早兩年用應收賬同借貸谷大盈利,沽空機構睇現金流就推算佢哋唔捱得幾多季,報告出嚟效果就大。」
焦點股份如恒大地產(3333),由原來發盈喜變成業績倒退兩成。2011年一度傳遭渾水狙擊的雨潤食品(1068),2010至11年業績由升轉跌,去年更開始見紅;中聯重科(1157)繼去年盈利倒退後,今季更發盈警,盈利勁挫七成。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認為,受狙擊股份通常基本面脆弱,「如果買中就最好走咗先,亦都無謂撈底,股票市場上冇話死錯人」。黃偉康認為,市場向下走空間不大,估計沽空機構未必會再大舉出擊,但提防部份現金收益與盈利增長不成正比的企業,大有機會在市況回歸暢旺時,再成狙擊目標。
記者:林 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