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門大開:<br>梁振英的寒戰行動 - 添馬男

中門大開:
梁振英的寒戰行動 - 添馬男

《蘋果》日前披露行會發出備忘,要求各政策局提交政策委員會及行會審議之政策文件,要加入一段對內地政府、民情及輿論評估。如此笨實之決定,進一步加深市民對梁班子管治能力擔憂。
眾所周知,梁上任以來不斷操作兩地人民矛盾議題,借此提升個人民望,而他蠱惑之處是眼見中港人民矛盾升溫,政客本能自然認為係一個政治機會,將自己定位為香港人特首。

與京關係惡化 官僚式辦事

第一炮係零雙非,雖無實際合法處理方式,但未上任急急宣佈;第二炮乃港人港地,政務官認為不可行,日後會衍生大量漏洞,但梁及其房策智囊又係一意孤行,此種行為在內地官員眼中是地方主義,始作俑者是梁振英,反對者是政策局政務官,由始至終,「冇照顧內地人感受」,並非政策局,而是反骨蠱惑仔梁振英,以為搞民粹就可抽水。
至於引發爭端的限奶令,出發點係矯枉過正,用內地嚴打一套對付水貨客,醞釀初期政府高層反對之聲不絕,梁與高永文硬推,不單止令入境處不滿,法律草擬更「烏哩單刀」,整件事欠周詳論證便倉卒行事,結果兩會期間張曉明炮轟特區政府不懂換位思考,雙方矛盾公開,梁振英碰到一面灰。
在中港矛盾上,要企哪一邊利益?純粹係政客政治決定,非關政策局公務員對內地民情評估不足,梁及其核心幕僚責無旁貸。據政府中人透露,梁粉提出「香港速度」,才係施政水平下降根源。港英年代政務官決策有規有矩,在執行細節上進行反覆論證,又放測試氣球,有晒通盤計劃先至推出,公佈政策後會有一班建制精英造勢,小罵大幫忙,香港人對政府施政信心由始而來。至於政策一旦涉及外交及英國利益,布政司、律政司、行會內英資大班在Hong Kong Club摸住威士忌杯一、兩個鐘已經解決,使鬼下邊楊啟彥、陳祖澤、施祖祥、孫明揚參與評估。
回歸後即使涉及中港兩地的事情,要評估內地民情,董及曾都會通過港澳辦官員,聯絡相關部委去摸底,呢種摸底工作要時間,亦非單靠文書往來。限奶令爭議根本原因係梁振英急於求成所致。
𠵱家梁用咁低能嘅方法去照顧內地感受,仲要打鑼打鼓,寫入政策文件,並將建議外洩,只有一個原因,就係梁與北京關係惡化,佢用最官僚主義、最僵化方式去處理中港矛盾,擺明係「走過場」,專登做畀北京睇,「嗱,我已依足你們指示要求決策官員評估內地感受。」
雙方寒戰估計陸續有來!

添馬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