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圓果然順利跌破一百大關,並向着下個目標120進發。
下跌不是甚麼好事,說順利跌破好像有點奇怪。只是日圓下跌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重要一環,現在逐步落實,說順利大概算是合適的。
在眾多發達經濟體中,日本經濟毛病最多,病的最久。從90年代初泡沫爆破後她的經濟都陷於泥沼,用盡常規經濟手段包括赤字預算、零利率都沒用。到現在,日本的GDP還跟1990年時差不多,像白過20年那樣。更糟的是,本來可以協助解困的出口部門卻因為日圓莫名其妙的持續高企而不振,令整體經濟雪上加霜。
走投無路加上希望重建自民黨長期執政地位下,安倍晉三決定放手一搏,接納一些經濟學家特別是Paul Krugman的「極端」建議,以主動催谷通脹率來擊退揮之不去的通縮,令日本經濟重回增長之路。為了刺激通脹,日本政府可說無所不用其極。出口術唱淡日圓外還撤換央行行長,要他放手大幹。新行長黑田東彥沒有讓安倍失望,第一次會議後就宣佈兩年內大增貨幣基礎一倍,並擴大量寬規模,還申言不把通脹率推至百分之二誓不罷休。當央行不顧一切發鈔,以日圓水浸全世界時,日圓滙率想不低殘也不可能。
那日圓會跌至甚麼水平呢?現階段不易評估,因為日圓兌美元的上下波動相當厲害,令投資者難以捉摸。1985年Plaza Accord逼日圓升值,往後三年日圓從239兌一美元升至123日圓水平,升值近五成。今次跌浪,日圓從去年秋天的80日圓跌至100不過下跌四分一,再跌至120才達到Plaza Accord那樣的幅度,下降空間實在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