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重啟IPO 恐不利A股

內地重啟IPO 恐不利A股

【本報訊】沉寂多時的A股市場新股發售(IPO)終有新進展,據中證監網頁顯示,上交所批准9家公司上市,另有29家企業獲深交所批准上市。對於即將有新股集資,專家認為不一定會拖冧A股,但短期內勢造成另一不利因素,料A股或因而最多跌1%。

38企排隊滬深上市

據中證監網頁顯示,獲批於上交所上市的9家公司分別為蘇州紐威閥門、喬丹體育、蘇州晶方半導體科技、佛山市海天調味食品、陝西煤業、中材節能、江蘇太平洋石英、安徽應流機電及貴人鳥;另有29家企業獲中證監批准於深交所上市。
總共有38家企業獲中證監放行上市,或對A股市場造成壓力。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郭家耀認為,現時獲批上市的企業屬規模較小公司,相信對A股影響有限,但由於上市工程始終會吸走部份資金,故令A股投資氣氛受挫不為奇。他估計,由於A股較高位累跌一定程度,加上小型企業集資規模有限,A股或因新一輪集資潮最多跌1%。
事實上,內地傳媒多次報道指,中證監因為托市、審閱企業財務狀況甚至查核保薦人資格等原因,而一再拖延審批新股時間,由去年底至今已有半年未見內地有新股上市。當中,較為港人熟悉的為將於上交所上市的喬丹體育,該公司與美國籃球巨星米高佐敦的「姓名權」糾紛,案件至今仍未完結。

喬丹體育是獲中證監放行上市的38家企業之一。新華社

公司規模細 料試水溫

月內亦有傳平保(2318)旗下平安證券被中證監罰停上市保薦人資格,但翻查中證監資料,獲准在深交所上市的企業,便有3家公司的保薦人為平安證券。
經過多個月來的糾正工作,內地傳媒早已傳出,新股有望在5月重啟,至近日中證監終為38家企業的上市申請開綠燈,郭家耀認為,這反映內地監管部門在多次審核企業以至保薦人的工作做得「七七八八」,但觀乎該批企業屬較細規模,他認為此舉為中證監在市場「試水溫」之作,倘短期內再無其他企業爆出醜聞,才會見較大型、甚至國企排隊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