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運動得宜,不但無礙病情,更有助控制體重。註冊物理治療師馬權生指,家居運動既安全又可隨時隨地進行,除原地踏步,運用簡單的家居物品如長柄雨傘、椅子、大毛巾及水樽等,都可以鍛煉身體的不同部位及肌肉,更可以一邊看電視、一邊做運動。
他指出長期病患者因平日較少運動,手腳的肌肉較弱及無力,年紀較大者更易被「五十肩」問題困擾,導致頸梗膊痛,定期做簡單的家居運動,有助鍛煉體能。
糖尿患者避免跑步
長期病患者做運動前要做足準備功夫,他舉例如高血壓患者,事前應先量度血壓,如血壓太高,應避免運動;運動期間及事後也要量血壓,監察血壓變化。糖尿病患者因血管問題致傷口難癒合,應避免跑步、跳繩等撞擊性較高的運動,減低受傷風險;也不宜穿涼鞋做運動,避免擦傷。
病人如視力較差,應在光線充足的地方運動,不要在凹凸不平,或雜物眾多的地方做運動,提防跌倒受傷。他稱,慢阻肺病患者適合在家中進行上肢鍛煉的運動,簡單如舉手的訓練也可以,只要以正確呼吸方法進行,便可避免氣喘等症狀。患者若忌諱做運動,經常待在家中,反而會導致肺功能下降,令身體越來越弱。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