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上周五剛執位,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亦會於本港時間周四早上公佈指數檢討結果,每次換馬,加入及被剔出的股份均見異動,因而成為市場焦點。綜合各方意見及分析,「投資導航」認為瑞聲科技(2018)、創科實業(669)及光大國際(257)這三大熱門股最值憧憬,倘成功「入摩」,基金勢必搶貨,股價肯定有力再上一層樓。
新能源獲扶持 光國業績靚熱捧
【行業龍頭】
除美國復蘇概念外,中國環保意識抬頭,亦令相關股份乘勢崛起,集垃圾發電、污水處理及新能源發電業務於一身的光大國際(257),股價近年越升越有,難怪三間大行──美銀美林、瑞銀及滙證均視其為MSCI新貴大熱。
潛在升幅料約兩成
截至去年底止,光國全年持續經營業務盈利達9億元,按年增長18%,毛利率更由41.3%大幅攀升至49.4%,三大業務除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ITDA)全線上升,其中新能源EBITDA大升1.1倍,明顯食正國策,主業垃圾發電EBITDA亦有21.5%進賬。內地霧霾問題遲遲未解決,中央定會更着力打造美麗中國概念。作為行業龍頭,光國今年業績有望更進一步。彭博綜合券商預測,光國今年市盈率約21倍,配合盈利持續上升,估值可進一步上調。
美銀美林剛於上周發表報告,指光國今年建築及營運成本將繼續減少,加上三亞及壽光市項目今年入賬,均對盈利有正面作用,故將其目標價由原來的6元,上調至7.2元,潛在升幅接近兩成,評級則維持買入。
智能手機大賣 瑞聲盈利有保證
【前途無限】
瑞聲科技(2018)首季業績純利按年大升七成,帶動股價衝上40元大關創新高,兼夾食正智能手機熱潮,話題性十足。事實上,美銀美林早前已發表報告,認為瑞聲科技會是加入MSCI指數熱門,並稱有十足信心,各大行亦對該股趨之若鶩。
大客戶包括蘋果三星
瑞聲首季盈利5.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68%,每股盈利43.47分,年度化市盈率18.4倍,作為行業龍頭絕不昂貴。花旗指,瑞聲缺少蘋果並不影響該股今年表現,而蘋果明年會強勢回歸,指瑞聲三大客戶佔其首季銷售的76%,首五客戶佔82%,即第四至五位的客人僅佔6%,該行推測三大客戶分別為蘋果、三星及諾基亞,考慮到三星仍有增長空間,認為次季可以受惠於Galaxy S4的銷情,蘋果明年則會成為瑞聲的增長動力,不過,若蘋果明年無起色,瑞聲的盈利增長將面對困難,故維持買入,目標價由36元升至45元。
美銀美林同意,指中國智能手機品牌、三星及HTC將能抵銷蘋果的銷售下跌,毛利率將上升至43.7%,將其全年每股盈利預測上調4%,目標價由40元上調至45元,維持買入評級。
全城大合唱,逾七成分析員睇好瑞聲。瑞信料新產品推出及自動化效率改善,未來數季毛利擴張,故維持跑贏大市,目標價由38.5元升至47.5元。高盛發表報告指,料隨着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的市場趨勢進一步擴大,特別受惠於來自中國及南韓的客戶,目標價由40元上調至47元,維持買入評級。
14億買盤候命 創科爆炸力強勁
【一觸即發】
創科實業(669)為是次MSCI指數檢討熱選之一,多間大行均估計其可成為新貴,除瑞銀列為重點推介外,美銀美林更直指倘創科躋身MSCI成份股,將會觸動牽涉14.2億元的主動買盤,估計要11.2個交易日才可消化,意味股價推升動力極強。
去年銷售破紀錄
主要產銷電動工具及地板護理等家居裝修產品的創科,73%生意來自北美洲,業務明顯與美國樓市掛鈎。美國失業率近月持續改善,樓市復蘇勢頭明顯,標普Case-Shiller綜合20大城市指數更已連續13個月上升,創科顯然受惠。集團截至去年底止全年銷售達38.5億美元,創紀錄新高,純利大增三成至兩億美元,毛利率更升至33.5%。
創科股價2012年至今累計升約1.5倍,上周在20元以上的歷史新高位水平始見阻力,惟集團今年預測市盈率(PE)僅17.2倍,與05年股價一度闖新高時的25倍比較,現價估值明顯較吸引。事實上,麥格理上月中發表報告,將創科評級上調至「跑贏大市」,目標價看25元,潛在升幅超過三成,再加上憧憬成為MSCI新貴,大戶買貨誘因仍然極大。
MSCI指數換馬 短炒良機
【認受性高】
MSCI所編製的一系列指數,涉及數以十計國家地區及行業,由於認受性高,不少基金均以其指數作追蹤對象,故每次換馬(每年2、5、8及11月)消息一出,相關股份的股價及成交均見異動,尤以指數生效前(即收市前數分鐘)最為波動,同時亦為散戶提供搵錢機會。
以今年2月為例,綠城中國(3900)、人保(1339)及新華人壽齊齊入選MSCI中國指數,當日股價不約而同造好,升幅介乎2.2%至4.6%,若未能把握即日升幅,指數生效日再一次提供機會,三股在當日全線上升,其中人保及新華人壽搶高4%,綠城中國則進賬0.5%,若提早一日買入,翌日沽貨回報也不俗。
被剔出股份 難逃洗倉
同一時間,基金因MSCI換馬而作調配,令成交額大增,2月那次大市單日成交額達869億元,較當月平均多出逾兩成。
加入指數的「新貴」股價普遍向好,被剔出指數的「舊愛」卻往往遭唾棄。去年11月,共有10隻成份股分別被剔出MSCI中國及香港指數,公佈消息當日,九成股份下跌,又以恒隆集團(010)跌5%最傷。到生效當日,洗倉味道更濃,其中熔盛單日急插9.3%,亨得利(3389)及中國中冶(1618)亦挫逾7%。
由宣佈到生效日期計,新貴表現亦普遍跑贏大市及舊愛,最近的一次執位,綠城、人保及新華人壽累計升幅介乎0.4%至6.8%,較恒指同期跌0.8%為佳。被剔出的股份卻跌極都有,熔盛去年11月失去MSCI中國指數光環,單日跌2.7%,到生效日時累積跌幅達14%,首日低撈舊愛並不化算。
【專家意見】
炒作空間細
豐盛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
「比較大機會入選的包括申洲國際(2313)、創科實業(669)及瑞聲科技(2018)等,但相關股份很早已被市場偷步炒上,相信炒作空間不大。」
基本因素佳
AMTD證券及財富管理業務部總經理 鄧聲興:
「創科(669)入選機會較大,一來累升不少,市值很大,二來市場正炒美國復蘇,相信會受惠;另光國(257)亦有機會,因其配合環保及新能源政策。這些股份即使不炒換馬概念,基本因素都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