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理掌聲與排名,人強就取勝……」兩年一度的全港運動會(港運會)今年已經是第4屆,比賽進行得如火如荼。港運會可說是香港政府近年最大力宣傳的體育盛事,提倡全民參與的訊息,因此代表香港的一線運動員不准參加,要透過全港18區經過選拔後,各自組隊並派出運動員參賽。
政府為普及運動行出這一步當然是好事,頭幾屆成為試點亦能理解,但長遠來說,如果香港的一線運動員不能參與,就非「全港運動會」吧?港運會不應用作推廣全民運動,既然是兩年一屆,就應更加隆重其事,邀請全港最好的運動員聚首一堂,互相切磋。就像「全國運動會」一樣,是全中國最高水平的體育賽事。
普及運動當然是香港體育政策的重要一環,不過不應利用港運會,其實應該好好運用每年都有的「體育節」,舉辦一系列活動日,讓市民體驗參與不同運動的樂趣。相比起港運會,「體育節」更具嘉年華的氣氛,每年都吸引到贊助商的支持,開幕節更加有各項運動的示範及遊戲攤位,非常熱鬧。不過宣傳有限,所以「風頭」始終不及港運會。
推廣精英運動和普及運動的目標完全不同。港運會的「全港盛事,全民起動」,跟體育節的「全民運動」,口號和目的太相似,容易令人混淆。所以如果能夠為活動重新定位,對推廣體育風氣,一定事半功倍。
蔡曉慧
TVB體育世界主持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