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我記憶力過人,半世紀前的西片譯名也一清二楚,其實那些載歌載舞的荷里活豪華鉅製,大部份直至七八十年代才在三藩市看到,根本不知道它們登陸東方之珠掛的是什麼招牌。之所以能夠用純正廣東話娓娓道來,全拜一個專門盤點香港片商中譯名字的網站所賜:playitagain.info。自從一年多前接獲好心人通知,我便把它當看門口的寶物,一有這方面的疑難雜症,馬上登進去查詢,儘管名醫偶爾束手無策,一般都藥到病除。猶記得尚未加入網絡大家庭的石器時代,遇到問題通街通巷請教高人,不得要領的時候唯有杜撰,譬如《戲夢巴黎》對白提到《Top Hat》,方圓十里之內沒有人噏得出正式譯名,中文字幕刻不容緩,只好將就譯成《高帽昇平》,還自顧自陰陰嘴笑了半天——請試試用東歪西倒的外省口音粵語唸「歌舞」,你就明白有什麼好笑。
這部經典原來叫《雲冕霓裳》,不是賣花讚花香,倒真不及區區在下信手拈來的戲譯。佛烈雅士提珍姐羅渣士系列的四字經,大多有搪塞交差之嫌,《搖擺時間》譯《風月無邊》,《快樂離婚者》譯《錦上添花》,甚至《Shall We Dance》譯《龍飛鳳舞》,單憑中文要你對親家都幾頭痛。剛看的《Show Boat》譯《畫舫璇宮》,朦朦朧朧我覺得「璇」是「船」的借音,故事裏二十世紀初在密西西比河巡迴演出的交通工具和我們的紅船如出一轍,真是無巧不成書。劉別謙第一部有聲電影《璇宮艷史》當年在東南亞大概深入民心,「璇宮」成為觀眾某種憧憬,除了粵劇面無慚色照辦煮碗,新加坡有家戲院乾脆就叫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