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故事:叫價回落 新界最傷<br>二手筍盤 大搜查

焦點故事:叫價回落 新界最傷
二手筍盤 大搜查

一手住宅銷售新例上周生效,新盤市場幾乎停頓,陸續有購買力流入二手市場。各大屋苑成交呎價普遍重返今年初水平,個別成交個案,呎價更返回去年中甚至去年初價位,亦是吸引購買力的原因。不過,特別平價的成交只是個別案例,現時二手市場放盤減價幅度並不算特別高,尤其市區屋苑,放盤業主減幅僅2至3%,相反,盤多價細的新界區上車屋苑,樓價回落幅度可達10%或以上。有心入市的用家、夠膽「人棄我取」而又對後市不太悲觀者,不妨參考今次搜羅的筍盤叫價水位。

記者:蔡家儀 溫潤潔

攝影:黃偉傑

模特兒:Kelly(BOM)

中原趙鴻運表示,鰂魚涌太古城放盤業主普遍只有3至5%議價空間,但不少準買家仍然觀望,還價意欲低,導致買賣膠着。中原王昭康表示,鴨脷洲海怡半島近日睇樓量顯著增加,惟願意大幅減價單位,大部份早前已獲承接,其餘業主普遍態度較強硬,準買家則期望樓價有較大調整,故此買賣再度陷於拉鋸。
九龍區方面,利嘉閣余美寶表示,紅磡黃埔花園放盤業主減價幅度低於5%,惟不少準買家正等待樓價下跌,估計樓價在現水平再下調10至15%,準買家才會考慮入市。
美聯吳志輝指,荔枝角美孚新邨只有兩成放盤業主減幅超過5%,擬「執平貨」的準買家,還價8至10%後,大多無功而回。

第一城最多減價一成

市區享地利,業主不憂賣,叫價減幅小,要找狠心劈價的平盤,新界有較多選擇,細碼上車大型屋苑,焦點在沙田第一城,放盤量有420個,七成肯減價,幅度5至8%不等,甚至達一成,當中建築面積約400方呎迷你戶,實用約300方呎,最受歡迎。
中原黎宗文表示,沙田第一城3月市況靜,只有21宗買賣,相比今年1月約100宗成交,可謂差天共地。業主惟有減價招徠,按月造價下跌5%,建築面積呎價7,960元,實用呎價10,281元,重返今年1月水平,價跌但量升,錄得43宗買賣。2座中層C室,建築面積395方呎,實用327方呎,3月叫價370萬元,減至329萬元售出,減幅11%。

整體樓價較高位跌5%

天水圍嘉湖山莊放盤600個,盤多欲突圍,最直接是減價出貨,有一成業主減價5至10%。祥益蕭家偉表示,嘉湖山莊3月有30餘宗成交,由於減價奏效,刺激買家執平貨的羊群心理,4月成交倍增,錄得66宗成交,現時建築面積成交呎價約4,450元,實用呎價約5,700元,較2月出招前高位低一成。
踏入5月,睇樓活躍,業主心態轉強,收窄議價幅度,未願接受買家大幅還價一成以上,成交放緩。
現時整體樓價較去年高位跌約5%,財經評論員曾淵滄卻認為,現時買樓投資不是時候,相信未來數月仍再跌,但難料跌多少及多久。
若自住的話,也要非常謹慎,要計算供款的能力,同時考慮供樓風險才好入市。

沙田第一城1座低層D室
叫價:288萬元

建築面積:395方呎
實用面積:327方呎
間隔:2房1廳
實用率:83%
建築面積呎價:7,291元
實用面積呎價:8,807元
落成:1981年
資料來源:中原沙田第一城分行A組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低價放售 景觀開揚

介紹沙田第一城筍盤開價288萬元,較3月初原叫價310萬元,減幅7.1%,下調幅度相對其他盤源未算顯著,但論銀碼,肯定是近期城中吸引價,單位屬於屋苑細碼戶型中實用率較高類別,全屋不設窗台,相比同面積但設有窗台的戶型,介紹單位內櫳空間感明顯優勝,客飯廳長約12呎,闊約8呎,電視及梳化可井然容身。兩房50餘方呎,足夠放置基本家具。向東北及小瀝源路,以低層而言,景致開揚及光猛,惟有車聲。

 

廳房髹油及鋪地磚,效果明亮。

單位向東北及小瀝源路,景觀開揚。

 

房間面積50餘方呎。

廚房有待添置雪櫃及洗衣機。

豪宅買賣呈拉鋸 居屋旺場

【整體市況】
二手豪宅持續吹淡風,不少準買家擔心樓價進一步下跌而選擇觀望態度,令成交量長期不振。以北角半山豪宅為例,指標屋苑寶馬山花園、賽西湖大廈及豐林閣,4月全月均未錄得二手成交。世紀21日昇黃文龍表示,睇樓客明顯受雙辣招影響,期望樓價有下調空間,惟業主普遍「唔憂賣」,雙方呈拉鋸狀態。
九龍站豪宅過去多月來只錄得零星買賣,其中凱旋門及漾日居,4月份均未錄得成交。交投雖然薄弱,但業主並無減價意欲,叫價與上月相若,業主議價態度亦未見回軟,預期短期內屋苑叫價大致平穩,不會出現太大變動。

兆麟苑綠表賣155萬

豪宅無異動,貼近民生大眾的居屋市場,由於向來較私樓平,近期跟隨市況回落,再度吸引上車用家入市,加上5月底推出白表免補地價計劃,睇樓轉趨活躍。出名廉價的天水圍及屯門區居屋尤其旺場,多個居屋屋苑包括天頌苑、天祐苑、天富苑、兆康及兆麟苑等,第二及自由市場均有成交。
屯門兆麟苑一個建築面積515方呎,實用401方呎,獲區內上車客以第二市場(綠表)155萬元購入,建築面積呎價3,010元,實用呎價3,865元。

需注意多項印花稅

【壓市措施】
政府近年推出多項打壓住宅樓市措施以及收緊按揭,現時入市一定要留神,切記量力而為。
近年政府相繼推出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及雙倍印花稅(DSD)等,都對投資者及換樓客構成障礙。SSD針對在買入物業三年內再轉售者,多徵收樓價10至20%印花稅;BSD是針對非本地永久居民及所有公司買家而設,如買家欲以公司名義購入單位,便要多付樓價15%的稅項。
DSD針對多過一個物業的買家再入市,無論是境外境內,抑或公司買家,均要繳交DSD。只有沒擁有物業的本港永久性居民買家,才獲豁免;又或純為換樓客,亦必先付DSD,半年內售出現居物業,才可申請退稅。
金管局收緊銀行壓力測試,提升按揭申請門檻,樓價400萬元以下物業,才可申請借足九成按揭。若沒有足夠首期,又或還款高於入息三成,切忌胡亂入市。

買家可還價10%內

【入市策略】
樓市上升時,大多數買家睇樓入貨不會還價,遇上業主反價,甚至要追價入市。但近期樓市轉吹淡風,地產代理較清閒,率先向業主「摸底」,了解其心態強弱,是否急於出貨,經過篩選後,將最平價盤源主動滙報予客人,亦即「摸底」然後「傳底」。
平價盤可能因業主移民、外籍人士撤離香港、非優質貨(低層戶叫高層價),現時減幅達8至10%。客人極可能是旺市時買不到樓,一直等待入市機會。一方願賣,一方願買,可望成交。準買家不妨按底價,還價10%內,亦有個案還價7%,業主首肯,客人再進一步要求減3%,最終業主都妥協,名副其實壓價成功。
政府出招令樓市降溫,但息口仍低,經濟環境不太差,樓市未有清晰大方向轉勢,買家不應期望樓價挫20%,甚或挫30%,否則代理及業主都認為不切實際,「傾都無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