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殼是日常餘廚,但有設計師卻運用創意把它變成蠟燭,還帶出深遠的環保訊息。
由三位設計系畢業生組成的KaCaMa擅長以有趣產品宣揚環保。像他們創作的雞蛋蠟燭,材料是從聖雅各福群會的食堂回收雞蛋殼製造,他們又用大豆蠟製蠟燭,比常用的石蠟會較少碳排放。兩種材料都可自然分解,蠟燭用完後雞蛋殼又可用作肥料,可見他們連產品的廢棄處理都考慮周到。為了引起大眾興趣,他們經常舉辦展覽和工作坊,還為此製作了一部雞蛋蠟燭機,讓人們親身參與。
蠟燭機正面是扭蛋機,扭出雞蛋殼和蠟燭芯,然後用旁邊的機器注入熱蠟,最後放到背面的位置風乾,待蠟半乾插入蠟燭芯,一顆自製雞蛋蠟燭便完成。蠟燭機本身以棄置的卡板木製作,合乎環保的大原則。
KaCaMa 推祟永續設計,除了廢物利用,生產方法盡量簡單,又會想辦法減省生產過程牽涉的運輸。於是他們專程跟社福機構聖雅各福群會合作,在該會食堂收集雞蛋殼,並將蠟燭的生產工序,一站式於會內庇護工場完成,務求減省運輸,減少碳排。讓庇護工場生產設計產品,亦有助擴闊工種,提升技能,這正正乎合永續設計與社區共生、持續發展的原則。
記者:張育嘉
愛地球 齊齊Go Green: http://green.appledai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