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明兩日為國際舉行的「世界候鳥日」,世界自然基金會(簡稱WWF)香港分會在此活動前夕,發現一隻曾在港過冬的白腰杓鷸(Eurasian Curlew),在黃海渤海灣一帶被不法分子佈下的鳥網擒獲,結果傷重死亡。按絕種風險排列成八級的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白腰杓鷸於屬於第二低風險的近危級別,WWF呼籲加強保護候鳥生態網絡。
WWF香港分會生境管理及監察經理柯祖毅表示,今次被擒的白腰杓鷸腳上繫有刻上獨立編號的顏色足旗,追查出牠在2011/12及2012/13年度曾來港過冬,今年3月16日為牠最後一次在香港出現,可惜約一個月後就被發現在內地被擒兼喪生。
柯說,類似的非法擒捕候鳥事件在亞洲沿海一帶時有所聞,連在上述紅色名錄中被列為極危級別(即絕種風險第三高)的勺嘴鷸,都受擒捕威脅。本港位處的「東亞-澳大拉西亞飛行航道」,是全球九條遷徙行道中候鳥數量最豐富,卻又因擒捕及污染等原因,候鳥數量減少速度最快的一條行道,柯呼籲公眾提升對保護候鳥及其棲息地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