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到英國公幹有機會實地觀察英國及歐洲的經濟及其他情況。
在英時剛巧遇到英格蘭威爾士地方選舉,結果執政聯盟兩黨 (保守黨及自民黨)成為大輸家,大贏家是寂寂無聞的一個命名為英國獨立黨(UKIP)的新黨。
在大不列顛本土見到「英國獨立」這名稱總覺有點刺耳甚至無厘頭,而他們竟然在是次選舉中一炮而紅地拿到多過20%的強勢選票百分比,多個地區的議會控制權亦落在他們手中。細觀分析才知道他們的支持者絕大部份是對英數十年來第一次聯盟政府的政策不滿,對英國作為歐盟成員已上放給歐洲議會的主導權產生的新政策,特別是在歐盟區內勞動力可自由調配的政策下,引致大量前東歐國家移民湧入英國當廉價勞工引起社會的不滿。而要堵塞大量移民繼續湧入,唯一徹底的辦法是脫離歐盟把自主權重新拿回來!
經濟差惹民憤
總括來說,歐盟這幾年因金融危機及經濟滑波引起的痛楚及民憤,在民主的選舉制度下形成了選民對當權執政者不滿而投的抗議及洩民憤票處處可見,清一色的是希臘、西班牙、意大利、法國、英國等多國的政府,都先後被反對黨及反對聯盟接班。可是換了新政府後,債務、經濟及就業情況有否改善仍是極具爭議性的。而有些國家如意大利及希臘就連組織新政府都有困難。
唯一未有換班的是德國,可是德國在今年九月底會有大選,而在德國經濟也滑落的情況下,執政黨可否繼續執政是一件全球關注的大事情。同時,德法兩國作為歐元區處理國債危機的主要領導者,在去年法國大選換班後,已導致新政府與德國在處理債務及財赤政策及思維上產生了嚴重的分歧。所以,歐元區的國債及財赤危機還是嚴峻的,好像還有一大堆計時炸彈待拆或待爆。
回到英國,因十多年來從歐洲及其他地方湧入的移民引起一連串本地人失業的民憤,亦使現任英國政府就英國是否應留在歐盟內在今年會舉行一次公投,如上星期地方選舉沒有人預料到的結果是一個會延續的民憤抗議情況,那後果會非常大鑊!而這個可能性很高,因失業率,特別是基層青年的失業率非常嚴重,求變及洩憤的心情是非常理解的。
在弱勢蔓延,天在變的環境下,我認為頭腦清醒地去觀察分析是上策!周末愉快!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