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件曝光 施政要考量內地感受

密件曝光 施政要考量內地感受

【本報訊】聲稱會「企喺香港呢一邊」的特首梁振英,卻密令全體公務員要看內地面色。本報獲得的政府內部機密文件顯示,各政策局已接獲指令,下月起所有提交行政會議討論的政策,也必須預先評估內地政府及民眾的反應和觀感。立法會議員狠批梁振英出賣港人;時事評論員指,此舉等於開放香港內政給內地干預。
記者:麥志榮 陳雪玲 莫劍弦

本報獲得兩份分別由行政會議、政制及內地事務局發予各政策局及部門的機密備忘錄,通報由6月1日起,所有提交給政策委員會及行政會議討論的政策,文件內必須加入段落評估內地對政策的反應。
文件指出,各政策局及部門應以常識評估內地社會,包括內地政府、民眾、傳媒及相關團體對政策建議的觀感,及對香港一般觀感的影響。同時應提出在內地須採取的「公關措施」,是否需聯繫內地相關人士和傳媒,向他們解釋政策建議。

梁振英密令提交行會討論的政策都須預先評估內地反應;圖為梁振英與14名行會非官守成員合照。

交立會文件刪有關段落

文件又舉了兩個例子解釋,其中一個是隧道加價,純屬本港內部事務,政策局亦要寫明對內地應無影響。另一例子是某幅住宅用地加入港人港地條款,就算估評顯示內地人不會反對,本港駐內地辦事處亦須準備好,回應內地人查詢。文件又指出,提交予立法會,交代行政會議決定的文件,會刪除有關評估內地反應的段落。
據來自多個政府消息透露,有關要求是來自特首梁振英及行政會議,相信與限奶令及港人港地引起中央及內地人不滿有關。以往政策局制訂政策,只會在有實際需要時,才會加入考慮內地因素,多涉保安及政制議題,現時硬性規定要所有政策也要考慮內地觀感,首當其衝是食物及環境衞生局、商貿及經濟發展局、甚至環境局等民生政策部門:「好似以前禁止內地有毒食物入口,如果要考慮內地感受,咁就唔使做!限制自由行、限制一簽多行更加冇可能。」
另一消息人士更直言,港人利益及內地人感受,在不少政策上存有矛盾:「日後政府某啲政策港人支持,但內地反感,咁係咪唔做?」
新民主同盟立法會議員范國威批評:「以梁振英為首嘅政府係咪想出賣香港人,點解政策制訂唔係考慮香港人利益,而要兼顧大陸同胞點諗,考慮點向中國政府獻媚!」工黨何秀蘭質疑所謂的評估,是內地那些人的反應,「譚作人嘅反應你考唔考慮,平反六四你考唔考慮?」梁振英公開說港人優先,何秀蘭指政府應站在港人一邊,而非屈膝為奴。

政府的密件明令各部門,由6月1日起,所有提交給政策委員會及行政會議討論的政策文件,必須加入段落評估內地對政策的反應。

開放港內政給內地干預

曾任職政府的時事評論員陳雲指出,要公務員事事也預先評估內地反應十分荒謬,等於開放香港內政給內地干預。政府內部早有既定架構與程序去處理涉及內地的事務,與一般政府部門無關,現在所有部門也要評估,「為咗交差,隨時冇嗰樣諗嗰樣,人人神經緊張壓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