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點:股市新高必有因 - 潘國光

基金觀點:股市新高必有因 - 潘國光

繼4月初日本加碼量寬、5月初歐洲及印度央行分別減息25點子,澳洲於周二亦宣佈減息25點子,即使經濟相對穩健的新西蘭,其央行周三亦表示曾入市干預紐元滙價。多國央行接連出手,反映全球經濟放緩,美歐日增長偏低,中國則進行經濟轉型,其他國家因而面臨出口放慢或內需不足;加上圓滙貶值帶來潛在的競爭力排斥,多國需透過減息來刺激經濟,間接或直接遏抑各自貨幣的滙價。
中國今年首四個月進出口總值增長14%,雖然數據或隱藏了部份虛構貿易跨境流入內地,亦反映出經濟增長步伐於次季初段未有明顯減慢。人民幣一度升至每美元6.135的滙改後新高,收復早前因外管局推出資金流入管理措施引發的短暫跌幅。貿易數據較佳,減低了短期內放鬆銀根的機會,惟近月PMI續跌,未來一季增長步伐仍需密切關注。

央行放水 貨幣貶值

外圍經濟疲軟及息率趨跌,凸顯了中國增長相對強勁,加上仍憧憬年內擴大滙率波幅,料將刺激資金續流入人民幣套息套利。港滙及人民幣偏強,反映外圍資金對今年以來相對落後的中港股市或已漸感興趣。
美股及德股周二創收市新高,寬鬆貨幣措施暫時壓倒了經濟放緩的疑慮。在零息及量寬不斷的前提下,股票相對紙幣供應增長較慢,息率亦較高,且含實物資產支撐內涵價值。雖則美歐日企業盈利增長普遍未追上股價,惟在央行持續印鈔下,股市上升反映投資者對紙幣供應增多及零息回報的無奈。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