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於國際享負盛名的香港大學,圖書館藏書及學術期刊嚴重缺乏。港大歷史系學者發起,要求校方向圖書館增撥資源的聯署行動,不足一個月獲得約1,700名師生及外國學者聯署,包括港大前校長王賡武。教授指現時港大圖書館的資源較應有的少約3,200萬元,影響學術研究。
記者:陳沛冰
港大早前落成的百周年校園造價33億元,可是支持學術研究的圖書館卻資源匱乏。
發起聯署的港大歷史系副教授Priscilla Roberts表示,2002/03年度港大圖書館獲約7,500萬元經費撥款,若按每年5%通脹率計算,本年度應獲1.23億元撥款,但實際上圖書館只有9,100萬元撥款,差額約3,200萬元。圖書館人手也由2002/03年度的242人,減至11/12年度的197人,減幅約18.5%,與學生人數增長背道而馳。
買新書速度大不如前
Priscilla Roberts表示,因圖書館撥款不足,很多書籍也沒有購入,尤其是歷史、政治及國際關係相關的書籍。她指出港大圖書館的西方語言藏書曾經是亞洲第一,中文藏書也曾是世界最豐富之一,但購買新書及學術期刊的速度大不如前,令藏書出現斷層,影響大學的學術研究。
為要求校方向圖書館增撥資源,她在上月底發起聯署行動,至今有約1,700名師生、舊生,及外國學者聯署,目標希望收集2,000個聯署,稍後遞交校方。
港大前校長王賡武也有聯署,表示不可想像一間卓越的大學沒有一個優良的圖書館,聯署者包括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前海外委員、美國耶魯大學人類學系教授蕭鳳霞。
哲學科學書刊均短缺
有份聯署的港大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稱,於圖書館找書沒遇過問題,但認為資源可改善。另有聯署者表示,圖書館是做研究的後盾,質疑大學花巨資美化校園,卻不顧大學的基本需要。有聯署人指哲學書籍及科學期刊也短缺。
港大發言人表示,港大圖書館部份資源來自教資會,去年教資會對圖書館的實際金額資助,及佔整體撥款比例,只與2003年水平相若,圖書館另外有約10%資源來自大學。
圖書館本身有一定數量捐款,由圖書館自由調撥。目前港大圖書館的印刷書刊有逾2.92萬冊,電子書、電子期刊及數據庫的數量有363萬份,電子書348萬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