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資金借假貿易賺息差

港資金借假貿易賺息差

【本報訊】外管局「出招」堵塞熱錢炒「人仔」,但無阻當局讓人民幣加快國際化的決心,人行連續兩日開出勇進中間價,反映中央壓熱錢非壓升值的政策導向,人幣收市價一連兩天創新高,昨升破每美元兌6.15人幣關口,離岸價(CNH)在倫敦時段更升穿6.14水平。有中國分析師指,內地及境外存在息差因素,引誘不少境外資金,假借貿易管道回流內地從事套利活動。
《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摩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指,中港兩地存在的月均貿易差額超過100億美元,「其中部份屬於外滙套利行為」,即虛假貿易,由於「離岸和在岸市場目前的存款息差超過2厘」,引誘境外資金,假借貿易渠道回流內地套利,亦有進出口商刻意擴大外滙收支,藉商品貿易實現熱錢流入,他認為外管局措施,短期內可抑壓境外資本流入。

人幣中間價創新高

現時內地1年期標準存款利率為3.25厘(不計上浮10%),本港1年期定存息率約為2.6至2.7厘。人幣中間價昨已創新高,報6.1980,較前日升103點子,之後現貨價衝破6.15關口,收市報6.1410,升131點子。
交行(3328)香港分行環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何文俊表示,外管局日前公佈的技術性措施,旨在加強打壓炒賣及防熱錢湧入,人行接連開出強勁中間價,「政策導向係支持繼續國際化步伐」,加上出口強勁,滙率升值更無後顧之憂。
東亞銀行(023)貨幣及利率交易部主管陳德祥亦指,人行中間價接連新高開出,正好顯示中央是打擊熱錢而非打壓升值,當局出招是理順市場操作,清理「異常資金」後,為人幣擴大每日上下浮波幅作部署。
此外,外管局日前公佈,加強對內銀的外滙貸存比率規限,引發業界因憂慮外滙持倉不足未符規定,爭相「冚盤」沽人仔購外滙,但有銀行查詢後,指境外同業間市場借入的外滙債,或可剔出計算在外滙貸款項目,故近兩日放心購回人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