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片茶葉飄落英國的國土開始,貨船也運進了中國的陶瓷茶杯,英國人細膩、講究,想到熱茶燙手,為中式茶杯加了耳柄,再附設一個盛着茶杯的小碟,只為喝茶時顯得儀態優雅,這樣的英式茶具200多年來成了英國歷史的一部份。烹飪導師丘桂玲每年都會到英國各大古董市集搜尋瓷製杯碟茶具,收藏超過600件,最誇張一次買了重達100公斤的戰利品回港。
記者:黃子配 攝影:黃偉傑
甫踏進丘桂玲約2,000呎的廚藝教室,就已感受到一股英倫氣息。玄關位置的一面牆掛滿了英式碎花布藝裝飾,餐桌旁的牆壁擺放了廿多隻花卉圖案瓷碟作裝飾品,櫥櫃內又放滿了數以百件的英式古董瓷具。
民間瓷器流露細緻
每個愛吃愛煮的人對食物及餐具總是特別執着講究,為了煮出好吃的意粉,丘桂玲試過專程走到意大利跟隨意大利媽媽學藝;她鍾情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茶具,就跑去英國的古董市集逐件捧回來。她收藏的不是甚麼稀珍的名貴古董,大部份都是歷史悠久的民間瓷器品牌,但手繪花紋的細緻、手造骨瓷的纖巧都在反映一個年代的精緻。
好像1865年在陶瓷之城Cobridge創立的Wood & Sons Ltd.,因為該公司成立於美國內戰結束之年,早期生產的產品都以美國人為對象,風格傾向美國化,到公司於1995年停產後,最早期的產品成了收藏家熱捧的目標。雖然English Ironstone Tableware是英國六十至八十年代的大眾化陶瓷餐具品牌,但他們專門生產圖案精細的青花瓷都可反映當時英國人的清雅品味。
其中一件她最愛的收藏是來自1860年由Wileman Family創立的品牌Shelley,這個品牌於1910年經常聘請當地最著名的藝術家為他們設計骨瓷餐具,1930年更加以Art Deco創作聞名。這家骨瓷生產商是少數於二次世界大戰時期仍然可以繼續生產骨瓷的公司,所以不同時期的Shelley製品都在古董市場上有價有市。
約克市集尋覓古董
家人長居英國的丘桂玲,每年都會前往當地探親,這堆收藏全都是她從英國精挑細選,每次出發前都會預先上網搜尋當地該時段有甚麼古董市集,為「掃貨」做好準備。她去得最多的是Portobello古董市集,結合多年經驗,越接近倫敦的市集,賣的東西就越貴。英國北部城市就相對較平,她推介約克市(York)一個叫「紅屋」(Red House)的市集,裏面就有很多價錢相宜的寶物。她試過在市集覓得甚少見的Shelley手繪茶具;前幾年又一次過買下30隻古董骨瓷碟佈置教室,去年更瘋狂得買了足足100公斤的戰利品用船運回港。英國人對古物一樣着迷,坊間有極多專書研究古董茶杯,有些甚至會按各品牌、不同時期的商標推算現時的市值。
古董市集猶如英國歷史的縮影,在這裏她只要花上幾百至幾千元就能買下屬於英國的歷史,認識到關於英國的傳統點滴,「古董市集賣的杯碟大部份都超過半世紀,買一件少一件,所以通常見到喜歡的,價錢又不超過5位數的話我都會買,因為每件都是可遇不可求」。
陶瓷加入骨粉 更堅固保溫
為了讓陶瓷變得更輕巧,陶瓷之父Josiah Wedgwood在18世紀將中國、日本傳入的陶瓷改良,加入骨粉,製造了史上第一隻骨瓷,從而開展了骨瓷的盛世年代。
骨瓷內的成份包括牛、羊等動物骨粉,再混合石膏粉,然後用高溫燒製而成。骨瓷內的骨粉含量約佔40%,品質上乘的含量更可達51%,含量越高,質地越堅硬,不易碎裂之餘,燒製的難度也大大提高,優質的骨瓷質地輕巧,保溫度高,而且呈乳白色,比較薄身,放於燈光下會透光,互相碰撞時會發出清脆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