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哋有嘢講:<br>少女金牌劍手夢飛行

我哋有嘢講:
少女金牌劍手夢飛行

荷李活電影《寡佬飛行日記》,佐治古尼因工作關係,經常坐飛機;我,張藝馨,亦愛寫飛行日記。女同學們恨當空姐,我渴望做女機長。直至上月,我成為首位港人,勇奪劍擊世青賽女子少年組佩劍冠軍,機師夢、奧運夢,我不取捨,而是逐一實現。記者:林湛穎 攝影:黃永俊

志願當飛機師的張藝馨,鍾情手中的波音747,希望駕着「空中女王」翱翔天際。

第1程 波雷奇→香港 奪亞青賽金牌

1996年,巴爾幹半島戰火連天,這年我在加拿大多倫多出世,然後跟父母和姐姐回港生活。2013年4月,「歐洲火藥庫」改寫我的人生,克羅地亞小鎮波雷奇(Porec)舉辦世界青少年劍擊錦標賽,雖要向學校請個多星期假,媽媽仍鼓勵我,花35,000元買機票租酒店,出發前更叮囑我不用擔心學業,打好比賽。
9月我便17歲,永不能再參加少年組,有些事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所以我用力去拼,沒想過一個只得5呎5吋高的香港小女孩,接連淘汰多位魁梧的歐美劍手奪標。我興奮得又叫又跳,然後才知道,我的facebook被徹底洗版;由小五開始學劍,這塊金牌算是人生第一個成就。
坐着飛機經倫敦回港,由於全機爆滿,未能選坐心儀的窗口位,我坐在走廊位反覆思考將來。自小就愛田徑和劍擊,但都及不上飛行,腦海描繪出一幅構圖,就是我穿上機師制服,昂首步入駕駛室,很cool!這刻卻意外載着一塊金牌回家。天啊,原來我也有能力打上國際體壇舞台,於是定了下一個目標:參加一屆奧運,然後在25歲投考見習機長,這最美滿。

任職入境處的張媽媽(左),曾參與赤鱲角機場的開幕籌備工作。

張藝韾愛遊飛機河,並愛儲登機證留念。

第2程 香港→里約熱內盧 只打一屆奧運

2016年夏天,這程近30小時的長途機,乘客們各自各精采,隊友們抱頭大睡,我邊聽少女時代的歌,邊俯瞰萬多米下的太平洋,幻想里約熱內盧奧運的激情,很興奮!
這應是自己唯一一屆奧運,2020年時我可能已進入航空學校受訓,所以早早許下承諾,要享受每分每秒。外界以為贏了世青,成年後便會青雲直上,我只希望如願打入16強,在這片拉丁美洲土地無憾無悔。
回想小時候,父母不會稱呼我阿馨,而是叫我「Karen哥」。這個英文名本是優雅,料不到長髮女兒骨子裏是非常男仔頭,不愛洋娃娃,卻愛站在機場瞭望台看鐵鳥升降、跑200米和劍擊。小五時,我下定決心停練田徑,專攻佩劍。爸媽就跟我說:「我們會放手,你開開心心去學,但要明白運動的真正意義,不要三分鐘熱度。」
2010年,爸爸因病離世,其實他一直在天堂守護我們,世青賽摘冠後,我曾悄悄跟他說:「我得咗喇!」然後隱約聽到他回答:「咁好呀,我整乳鴿你食。」我知道他會繼續為我打氣。

第3程 香港→多倫多 載媽媽回「家」

2021年,我終於踏入「空中皇后」波音747的駕駛室;從劍擊場退下來後,我繼續追夢,終獲航空公司取錄,通過多重考驗成為機師。雖然空中巴士A380同樣有兩層機艙,但講外形和代表性,波音747是劃時代象徵,「皇后」順利穿越雲層開往多倫多,它是我第2個家;那裏很溫暖又陌生,因我出世後不久全家就搬回香港,再沒有踏足過。
客艙內還有位貴賓:媽媽。媽媽身兼父職多年,又要應付入境處的工作;由女兒帶她重遊舊地,讓她安坐到機艙內享用飛機餐、聽音樂,感受女兒的飛行技術,必定很有意思。我知道,無論怎樣,她都會站在我背後,默默支持。媽媽,祝您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