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立法會就高鐵撥款進行辯論,門外就有八十後社運朋友包圍立法會,反對高鐵撥款。當時大部份的輿論將整個運動焦點,放在菜園村拆村一事。高鐵的一些技術問題,如走線、一地兩檢、挖掘方式,在政府的冷處理下,不是從未提起,就一開始已經全盤否定,令社會上對此的討論甚少。到今天,這些技術問題一一浮現,政府、以至當時投票支持撥款興建高鐵的立法會議員,必須為此負責。
還記得當時,政府官員一直以高鐵所帶動的周邊經濟收益為主因,爭取民意支持興建高鐵,並嚇唬市民,指延誤表決高鐵撥款、拖延高鐵的興建日期,會令香港每天損失500萬元。可是時至今日,當初的數字及估計承諾變成泡影。以這個趨勢看來,香港納稅人可能隨時需要付千億才可以為高鐵「埋單」。
在當時的立法會會議中,許多泛民議員均質疑高鐵實施「一地兩檢」的可行性,當時政府表示已就高鐵「一地兩檢」成立專家小組進行研究。但到了2013年,現時政府一直迴避回答「一地兩檢」完成研究的時間。公共專業聯盟黎廣德就曾指假如「一地兩檢」難產,「客量萎縮、列車減少班次、成本持續上升、票價需要調高補回成本、高鐵服務吸引力急降」這個惡性循環將會發生。這個惡果不單止香港政府需要承受,還連累香港的廣大市民,需繼續為高鐵這個「大白象」項目「埋單找數」。
另一問題,就是走線上面的建築物沉降問題。在2009年,當時由民間團體提交的《廣深港高鐵社區影響研究及調查》,就曾引述分析,指大角嘴某些50年樓齡以上,沒有穩固樁柱的樓宇,會因鑽挖機在地層經過所造成的沉降問題而造成塌樓的風險。多項報道反映,除了大角嘴,連牛潭尾、八鄉等地均出現沉降問題,建築物牆身出現裂痕,新界地區更發現地下水流走,水井乾涸等現象。政府「報喜不報憂」,終釀成今天難以逆轉補救的局面。
當時不論政府、建制派,甚至大部份傳媒,均是一面倒支持興建高鐵,以「不理性」、「激進」、「阻礙香港發展」一頂頂帽子扣上反高鐵的泛民主派及社運人士頭上。政府及建制派指泛民提問「多餘」,漠視專業團體的反對意見,這些場面到今天仍然歷歷在目。今天,高鐵一單又一單的荒謬賬陸續被揭穿,反對興建高鐵的理由一一應驗,時間終證明了反高鐵者才是真心為香港着想。這筆賬,我們必須要跟政府,跟當年投票支持興建高鐵撥款的立法會議員算清楚。最後,請你們捫心自問,你們對得住菜園村的村民、對得住今天受影響的市民、對得住全香港人嗎?請你們為你們當天的決定負責!
張秀賢
學民思潮發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