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發局為吸遊客 <br> 港珠澳大橋辦單車賽

旅發局為吸遊客 
港珠澳大橋辦單車賽

【本報訊】本港單車好手黃金寶、李慧詩近年在國際賽屢獲殊榮,旅發局主席林建岳計劃明年辦小型單車賽,再於2016年港珠澳大橋落成辦大橋國際賽,吸引旅客參賽或觀賽。當局初步構思小型賽道可由尖沙嘴橫跨公路至大嶼山;至於大橋賽,業界認為應增設較簡單賽道讓一般市民參與,「好似環法賽,要多市民參與先吸引」。
記者:翁煜雄

林建岳昨稱,大型賽事可吸引旅客,而本港單車選手已備國際知名度,加上市民騎車興趣日濃,故正與政府商討明年辦小型單車賽,將來再擴大為國際賽,包括在港珠澳大橋首辦大賽。他補充,賽事涉及道路安全及封路,仍在探索階段。
據悉,旅發局會接觸單車界尋覓適合賽道,包括由尖沙嘴經3號幹線抵達亞洲博覽館,途經市區、大橋及郊區,希望吸引鄰近單車好手及市民參加,有助日後辦港珠澳大橋國際賽。大橋涉三地,籌辦賽事也需三地政府協助處理出入境等事宜。
單車賽全球火熱,包括環意大利賽、環西班牙賽,內地也有環青海湖、環海南島等。環法公司曾透露,賽事收益可逾10億港元,環青海湖賽也於2010年為當地帶來逾9,000萬港元旅遊收益。

香港市民「肯練都踩到」

單車聯會主席梁鴻德說,辦賽最大困難是封路,若政府參與將更方便。他說尖沙嘴至博覽館約40公里,專業車手45分鐘可完成,但市民可參與較短賽道,如至青馬大橋約20公里,「肯練都踩到」。
他說港珠澳大橋賽道具新鮮感,且跨三地,對市民及國際選手都極吸引。國際賽道達200公里,選手可在50公里長大橋來回騎車,市民則可參與5公里或10公里等賽事。他說賽事可於假日清晨辦,起步點可在市區,但可漸騎入郊區賽道,減少封路擾民。
前港隊領隊洪松蔭稱,9月至12月天氣適合辦單車賽,但應避開多大賽的11月,「人哋未必揀嚟香港嘅新賽」。他說,環青海湖賽等可吸引旅客,「環法賽有啲觀眾仲會揸車去追車隊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