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 - 邁克

似是而非 - 邁克

電影海報上四個大字「我是清白」非常醒目,設計者的靈感不知道是否來自法國文豪左拉的「我控訴」,失驚無神大喊一聲,地動山搖係威係勢,從廣告學角度看相當成功。然而很可惜,文法上它帶着濃得化不開的鬼佬口音,嚴格來說根本不合格──師傅教落,I am innocent的正確翻譯,是乾淨俐落的「我清白」,如果堅持加入「是」,就要有頭有尾寫成「我是清白的」。我也知道吹毛求疵向陌生人開刀,像個非法替文字進行割包皮手術的黃綠醫生,不但神憎鬼厭,還有遭病人起訴麻醉期間蓄意非禮的危險,可是潔癖發作起來真的忍無可忍。多餘的「是」近年在香港,已經氾濫成災,處處充斥「似是而非」的個案,起初我以為口頭粵語轉為書寫白話出現了問題,但想想不對,我們口腔中的「係」很節制的呀,不見得「係又係,唔係又係」,譬如勾佬的狐狸精理直氣壯吐出來的,一直都是「我淫蕩,吹咩」,看不過眼他們行為的衞道之士,則捶胸頓足疾呼「我介意」,幾時會論論盡盡在句子夾入「係」?
猶記得八十年代聽林憶蓮番炒《情人的眼淚》,潘秀瓊原版的「為什麼要對你掉眼淚,你難道不明白,為了愛」,她唱成「為什麼要對你掉眼淚,你難道不明白是為了愛」,熟悉的風景突然豎立一支電燈柱,全身馬上起反感。後來發覺,蔡琴也那樣唱,呼吸的位置多填了一個字,而再後來,看周杰倫自導自演的《不能說的.秘密》,裏面用了姚蘇蓉的版本,她同樣從善如流是是是,我才醒悟,這首歌當年移民台灣,途中肯定被人偷偷放了違禁品在行李。由那時起,我就患上無可救藥的「是」過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