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鐵建(1186)去年招待、差旅開支超過16億元(人民幣.下同),激起民憤。集團負責人昨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懇求記者不要再報道。本報統計發現,上市公司蝕錢王中國遠洋(1919),差旅開支已連升三年;雜項開支亦高企,一年開會費用竟高達4,100萬元。
記者:鄭柏齡
中鐵建年報上「自爆」,去年全年純利只得85億元情況下,業務「招待費」及差旅費分別錄得8.37億及8.08億元,較2011年度增1.6%。剛退任集團總裁的趙廣發激動回應「那扯淡的事,不用管」。一石激起千層浪,連官方喉舌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亦跟進,被中鐵建發言人懇求不要再報道,「如果這樣報的話,傷害太大。知道吧,不光是我們一家的問題,因為這個事,你看稍微緩一緩行不行。」
內地鐵路專家王夢恕直言,「所謂招待費,說白了就是吃飯、送禮這些迎來送往的公關費用」。《21世紀經濟報道》引述分析指,鐵路基建企業慣於向鐵路局行賄以中標工程,自劉志軍案後未見大改善,「潛規則由來已久,即使習近平上場後銳意打貪,要一朝掃盡,還是很難。」
基建股同樣大花筒
本報翻查多間鐵路基建股內地年報,皆見大花筒習慣。中國中鐵(390)去年差旅開支逾29億元,按年增加15%,比中鐵建還要高。中國南車(1766)在招待費、差旅開支上亦達6億元。
過去兩年累積蝕逾200億元、淪為蝕錢王的中國遠洋,業務招待費及差旅開支已連升三年,由3.32億增加至去年4.03億元。最離譜是,集團一年會議費用竟達4,100萬元,比廣告開支高出逾倍。
基建股亦是濫開公數重災區,中交建(1800)去年賺約122億元,差旅費便高達24億元;同樣從事海外基建業務的長江基建(1038),去年賺約94億,但年報上「其他營運成本」只有7.16億港元,反映中港企業「花錢」功力仍有一段差距。有內地資深建築業人士相信,企業要存心降低賬面上招待費用,仍可透過其他會計項目下將其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