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外國零售品牌靠本港打入中國市場,根據世邦魏理仕最新的「亞太區零售熱點」研究報告顯示,去年共有51個新品牌打入香港市場,數量高出第二位的新加坡超過一倍,反映國際品牌仍積極進駐,料未來首次進駐的新品牌會集中於中檔次時裝及配飾商戶。
是次研究調查超過300個去年於亞太區開設新店舖的零售商,當中包括跨國擴充的大型國際零售商及在境外擴張的亞洲零售商。香港成新品牌進駐的首選地點,共有51個新品牌打入香港市場,大幅拋離新加坡的27個及日本東京的24個。
日資中檔零售商最活躍
按進駐本港的品牌分類,繼續以奢侈及高價商品零售商佔最大比例,約23%;其次為中檔時裝商戶,比例達21%。以新進駐品牌的來源地劃分,日資中檔零售商戶最活躍,共佔12個席位。而自去年下半年起,市場亦陸續有不少韓資美容品牌來港開業。
資料顯示,去年打入本港市場的新進駐品牌中,以去年8月在中環開幕的美國便服品牌Abercrombie&Fitch(A&F)旗艦店最為轟動,該商戶大手斥每月700萬元開舖。而同月開張的銅鑼灣希慎廣場引入不少新品牌,如其中一層以日本時裝作主打,大部份商戶都是第一次來港,另有台灣誠品書店都是首度在境外擴充。
世邦魏理仕香港商舖服務部執行董事連志豪表示,國際零售商都喜愛在香港開拓市場,以提高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從而打入中國市場作長遠發展。由於大部份奢侈品已在港有一定分店網絡,料未來首次進駐的新品牌會集中於中檔次時裝及配飾商戶,雖然本港街舖租金高昂,但此類中檔次品牌不介意到商場或二線地區開舖,預期今年整體商舖租金約有8%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