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股壇:同仁堂國藥須跟勢炒 - 齊明

點股壇:同仁堂國藥須跟勢炒 - 齊明

同仁堂國藥(8138,下稱國藥)昨日上市,發售價3.04元,最高7.19元,收6.53元,浮水115%,成交接近7億元。
國藥由同仁堂科技(1666,下稱科技)分拆,股東認購2億股,貨源集中是股價爆升原因。
國藥為同仁堂品牌於非中國市場的分銷商,經營中藥產品零售及批發,亦設有中醫保健服務,將提供中醫美容服務,今年起不再參與中國市場銷售,集中港澳及海外市場。
國藥於大埔設有廠房生產安宮牛黃丸及靈芝孢子粉膠囊,前者在港註冊及銷售,後者已符註冊規定,並於港、澳、澳洲、柬埔寨、汶萊、新加坡及台灣銷售。安宮牛黃轉由同仁堂集團供應,為中國唯一獲許可加工天然麝香以製造安宮牛黃丸的實體,是獨一無二產品,亦是國藥的特點及優勢,當然,更重要的是同仁堂品牌。

現價難衡量PE

國藥去年的盈利,不計中國市場銷售(今年起將不參與)約9,200萬元,當時6億股相當於每股盈利15.3仙,如以此衡量PE,以昨日收市價6.53元計,PE為42.6倍。
不過,今年起銷售的安宮牛黃丸及靈芝孢子粉膠囊是自行生產,國藥及科技去年在港共售130萬丸,當時國藥是分銷性質,現時是自行產銷,需採購獨一無二的安宮牛黃粉,成本是一項因素,而香港生產與中國生產的費用亦有分別,再者現時已發行8億股,要估計現價PE殊不容易,但獲配的基金可能心中有數。
首天股價已高出發售價115%,當然是異常,升勢雖速,看來壓力不太大,波幅只是10%左右,但無法掌握數據,買賣只能跟勢,難說投資,此股有其獨特性,但側重安宮牛黃丸,可能忽略其他經營因素,以中藥業而言,仍雖面對競爭,參與買賣須十分靈活。

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