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英國地方議會選舉(類似區議會選舉)時碰巧人在蘇格蘭,目擊執政保守黨如何被痛宰,被內閣大臣狠批為小丑的UKIP(英國獨立黨)則大勝而回,增添一百三十多席,得票率高達二成半。敗選後,首相卡梅倫灰頭土臉的說不能再侮辱受不少選民支持的政黨(UKIP),還要加倍努力搶回流失的選民。
UKIP被政界中人特別是資深政客視為「小丑」(clowns)並不讓人意外。畢竟這個政黨歷史不到十年,政綱除了退出歐盟及打擊非法移民外其他不是一片空白就是不知所云;黨內則是龍蛇混雜,背景可疑。今次參選的候選人就有小部份曾涉及性犯罪或其他刑事罪行,UKIP黨領導層甚至公開說沒有能力查核候選人的背景。跟大量來自Eton公學、牛津、劍橋、LSE的英國傳統政治精英相比,說UKIP是雜牌軍或小丑並不奇怪。
可是,這支雜牌軍近兩年來快速冒起,連番在選舉勝出,不住蠶食執政保守黨的實力,這一回更深深撼動英國政界特別是政治精英階層,令大家不得不反思what went wrong(發生甚麼事)?
其實,UKIP現象並非英國獨有,歐洲不少國家都湧現一些非主流或「騎呢」政黨政客,並且備受選民支持。意大利的「五星運動」就是最佳例子,短短一、兩年間從無人知曉的政團躍升為第二大黨,足以左右意大利政局。也許,各國政府應付歐債危機的無能表現已失盡民心。既然西裝筆挺的政治精英如此無能為力,弄些「政治小丑」攪攪局至少可以讓大眾消消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