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振英不動我們動 - 梁家傑

梁振英不動我們動 - 梁家傑

關於2017年普選特首,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提出一個方案後不久,察覺有違平等原則後撤回;港大教授戴耀廷主張「佔領中環」作為爭取普選最後一着,飽受左派抨擊。我相信他們和其他有心推動民主的人,不會因此氣餒,道理只會越辯越明,越明才有可能打破僵局。我也有個構想,拋磚引玉。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議決,修改特首與立法會產生辦法必須經過「五部曲」:一、特首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報告;二、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是否需要修改;三、特區政府向立法會提出法案,經立法會全體議員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四、特首同意經立法會通過的法案;五、報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或者備案。

「五部曲」原封不動,梁振英政府拖拖拉拉,無盡責任牽頭行事,連最起碼收集民意也未做。他日前向記者一句氣話"Rubbish!",此地無銀,消除不了別人質疑他等候中央指示的看法。
他不動,不等於其他香港人就要坐着等。這邊廂,戴耀廷、李柱銘、真普聯、香港2020、學民思潮等等支持民主的團體或人士說了很多;那邊廂,梁愛詩、曾鈺成、譚惠珠、田北俊、葉劉淑儀也說了不少。與其隔空申述立場,各說各話,不如建立一個平台,積極面對遲早要發生的辯論。就像當年起草《基本法》過程中,不少條文的原則與細節問題具爭議,於是1985年成立「基本法諮詢委員會」,成員皆為香港人,負責徵求公眾對《基本法》草案的意見。

如何建立一個類似平台處理普選問題、成員是誰、公眾如何參與、最終是否歸納若干結論,統統可從長計議。大前提是擺事實,講道理,用科學方法收集民意,使到梁振英政府將來開始「五部曲」,不是憑空,或憑指令,而是有根有據。
平台的牽頭人?舉例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甚至是全國人大常委兼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三人熟悉香港政制歷史,是中央信任的香港人。曾鈺成日前公開說,打破政治悶局出路只有普選,他願當中間人促成各界對話。
倘若梁振英政府認為繼續置身事外太難看,可以派代表參與其中。

上述構想不成熟,可能像李柱銘方案下場,但不重要,惟望更多人獻計,共同排除萬難,實現追求了四分一世紀的普選夢。
爭取真普選,不是要跟誰搞對抗,只想從根本解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貫徹「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將來普選產生的特首與700萬港人,能生活在龍應台筆下的民主社會:「不必效忠任何黨,不必討好任何人,也可以堂堂正正地過日子。」

梁家傑
公民黨黨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