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走在街上,遇上一位馬主,問他名下馬匹近況,基本上,你對他的說話,不需要認真。
又如果你在沙圈,找着一班馬主,分別問他們貼士,原則上,你務必聽過就算,千萬不要被擾亂。
馬主,可能是世界上最被蒙在鼓裏的人;我是馬主,完全因為丈夫的關係。
一個女人的命運,很多時候都與自己的男人相連,如果我沒有遇上這個男人,今天的我就不會是這一個我。自從做了別人的太太、公司的主管、孩子的母親,甚至是成為馬主,我學會了任何情況不管好壞,也只管向前望,不要讓自己帶着失望到明天。事實是,每個人都是好勝的,沒有人會迷戀失敗;參與賽馬,卻是迫使人不停面對比拼和失敗的一回事,也因此十分催人成熟。
因為我是馬主,我認識很多馬主朋友,經常在沙圈見面。在很多高班次賽事中,「軍事攻略」和「軍事出擊」的對手主要是同一批馬,馬主賽前在沙圈相遇,總會打個招呼,先禮後兵。在沙圈中的對話,通常是這樣的:「你的馬有沒有機會?」「練馬師說很有機會,你呢?」「騎師說很有機會呀!」「這樣就一Q返來啦!預祝你成功!」「哈哈,一Q返來,也預祝你成功!」我這類核心內圍的核心外圍人物,對於十幾匹馬都有串Q機會的臨場消息,早已聽得麻木,所以但凡有名下馬匹出賽的場合,我甚麼都不會想,只全力為愛駒打氣。又有人以為,馬主都是大戶,投注額很大,其實我認識的馬主之中,尤其是高班馬的馬主,很多都不會下注自己馬匹,原因是高班賽事獎金很高,一場國際賽獎金千萬元計,馬主贏獎金贏榮耀已足夠,根本不會再下注冒險。
馬主、練馬師、馬房、騎師、馬匹之間,是很微妙的關係,各自的際遇,互相牽連。總體而言,馬主與騎練合作,必須要互相體諒和包容,如做到「只要信,不要問」就是最高境界,反正,每次問完,都不知道答案是否可信,那又何必多問?然而,做馬主,仍然是勞心勞力的一回事,例如,我會入馬房探望馬匹,了解馬匹的生活、操練的安排,入馬房這動作,也最少能讓馬房同人知道馬主是着緊的,照顧馬匹也會更加用心。
曾經有人對我說,馬也像運動員,牠們的畢生功業,來自競賽成績,所以純種馬由出生到盛年,所有的準備都為比賽而作。事實上,馬匹的確和運動員有很多相似之處,馬是素食者,每天食量需要為體重的百分之二至三,即約二十磅食物,飲水八公升為佳,早休早起,定時飲食與運動極為重要;蛋白質和其他營養的吸取量,也是學問;比賽前所謂替馬匹「谷火」,就是要提高其蛋白質和熱能,令牠在比賽前活力旺盛。這可能與我們「熱氣」差不多,即火氣旺盛。
據說,馬匹會否游水是天生的,把馬放進馬泳池中,如果牠懂得游,便會向前游;如果天生不懂的,便會往下沉。有次我到馬房,看見「軍事攻略」游水踱步後回來,馬伕為牠的前腳穿上一雙皮靴,這皮靴是特製的,為馬腳敷冰用,其實運動員受傷,或肌肉痠痛,第一時間都是敷冰,有鎮痛和放鬆繃緊肌肉的作用。除了敷冰,原來馬匹還可以戴上口罩敷Mask,口罩內供給的是熱蒸氣,每次三十至四十五分鐘,讓馬匹「順氣」,可減低氣管內積痰或積血的機會。
我常對丈夫說,管理一隊足球隊,最少能夠與球員說話溝通,球隊操練和比賽,有甚麼做得好和不好的地方,都可以與教練及球員一起商量;但養一匹馬,首先馬主不可能把馬帶回家,其次牠有甚麼感覺也沒可能直接得悉,所以,將馬匹交給馬房照顧,必須要信賴練馬師的專業。我也很愛和練馬師傾偈,但從來不會問關於馬匹的取勝機會,反而希望從溝通之中,了解練馬師的性格與為人,揣摩如何合作。
誠然,每位練馬師的作風都不一樣,和馬主之間也是人夾人緣,我們常聽聞有「馬主拉倉」的情況,大多因為不滿意馬匹成績,而這些八卦消息的內情,也往往最引人入勝。然而,我的個人想法卻是,香港只有二十四個馬房,讓馬匹轉來轉去,環境又可以改變幾多?不如回到基本,花多點時間,學懂與心目中的好練馬師相處,也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要求和底線,方是長遠之策。
Profile:梁芷珊
作家、生意人、市場推廣專才。( http://www.facebook.com/leungca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