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遺憾未能救人一命 <br>渡輪缺急救品  被促添置AED

學生遺憾未能救人一命 
渡輪缺急救品  被促添置AED

【本報訊】日前一名患有心臟病的六旬長洲居民在渡輪上突病發昏迷,送院搶救後不治,當時曾協助替事主急救的中學生阿希事後感到遺憾之餘,亦批評渡輪急救箱連基本急救用品都欠奉,「一塊人工呼吸用嘅mask都冇」,更遑論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質疑海事處條例中有關渡輪急救設備的要求不足。離島區議員促請海事處要求渡輪全面增設AED。
記者:馮國良 張珮琪 徐雲庭

天星小輪副船長展示根據海事處要求的急救箱。 徐雲庭攝

中五生阿希(18歲)是兼職救生員,持有急救證書。上周日(28/4)傍晚,他在一艘由中環往長洲的新渡輪上,替無呼吸脈搏的64歲姓趙男子施心外壓和人工呼吸急救,對方一度回復微弱脈搏,但送院搶救終告不治,他事後眼泛淚光自責:「點解我咁盡力都救唔番?」

忘攜急救袋傍身

平日通常會有一個急救袋傍身的阿希,偏偏當天忘記攜帶,要靠乘客提供的一塊人工呼吸面膜替事主急救。他批評道:「最基本要有一對外科手套、人工呼吸用嘅mask;有AED當然最好㖭啦。我唔敢講有嗰啲器材一定救得番,但冇器材,機會率已差好遠。」
心臟病是都巿殺手病之一,近年不少公共場所及商場等均設置AED,港鐵自2011年11月起在全線車站設置AED。現時本港約有35條港內、港外及街渡航線,離島區區議員周轉香促海事處應要求渡輪全面增設AED。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范國威亦謂,針對南丫海難成立的督導委員會可一併探討船上急救裝備的問題。

一部只需8,000元

聖約翰救傷會急救學講師郭慧良鼓勵渡輪設置AED,「渡輪唔同陸路交通,如果發生緊急情況會搶救唔切;如果船上有急救裝備,救到一個人就係一個人」。他指現時一部AED只需約8,000元。急症科專科醫生馮顯達稱,船上設AED對病人有好處,「每過一分鐘,成功搶救嘅機會就降低10%」。
海事處發言人表示,根據《商船(本地船隻)條例》第8條而制定的工作守則,指明渡輪上須備有急救箱(見表)。新渡輪、港九小輪、愉景灣航運服務、金光飛航均表示已按相關條例配備急救箱。天星小輪則稱,除依照海事處要求外,同時根據職安健對工地的急救用品指引,在船上添置人工呼吸面膜及保暖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