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年代要成就一位巨星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切絕非僥倖,因緣際會固然也,本身的特質更不可或缺,祖師爺肯賞飯吃,才讓他們在競爭劇烈的娛樂圈脫穎而出,而觀眾緣尤其重要,每年四月、五月是張國榮鄧麗君那一大批長情歌迷的懷念季節,其他如羅文、梅艷芳等任時光匆匆流過,歌迷們的懷念從未褪色過。在恆河沙數的眾星之中,逝去的那幾顆最璀璨最美麗,因為太短暫,如流星劃過天際特別叫人浩歎。
有時也會想着,如果到今天他們仍健在,又會是怎樣的光景?從未踏足中國大陸的鄧麗君也許早已開展新頁,在另一個天空,另一片土地繼續發光發熱吧,又或許她實踐諾言,惜歌如金不去,誰知道呢,說這些已太遲。
最近台語歌后江蕙準備十七天內在台北高雄兩地開十場演唱會,幾個小時內票子全部賣光,票價並不便宜,接近兩千港幣,成績如此破紀錄令人咋舌。江蕙走紅三四十年,在製作人填詞人作曲家的協助下,把台語歌曲提昇一個很高的層次,連歐洲藝術歌曲大師赴台演唱都要請她來擔任嘉賓,而她唱來毫不遜色。
電視上見到的江蕙,風韻猶存,獨有的天賦美嗓加上勤練不輟,令她的演出永遠不過時,地位也無人可以取代。
同人不同命,設想娃娃歌后本來也可以享受到這持久不退的光環,不知如何陰錯陽差的命喪異鄉,令人唏噓。十九年過去,海峽兩岸仍然飄盪着她的歌,而另外那一位金嗓子周璇與小鄧蕭條異代不同時,偏是兩位佳人福薄命薄;江蕙的傳奇自有她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