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走地雞 - 曾志豪

小學走地雞 - 曾志豪

小學雞小學雞,小學好像不是好東西,幼稚衝動膚淺,其實錯了,即便是雞,小學也是走地雞,活潑健康無害。
那天主持一個講座,台下坐滿了中小學生,混合上課。講座題目是兒童權利,台上嘉賓才問了一句「幾多歲算是兒童」?
小學生反應熱烈,紛紛舉手回答;中學生靜悄悄的,好像事不關己。
「你地權利有無得到尊重啊?」舉手也是小學生。中學生好像隱形。
分組討論,偌大禮堂只剩下幾十個中學生,主講嘉賓提議大家集中坐在前排。一請,無人理,那些中學生面面相覷;二請,幾個中學生老大不願意,好像拉了一褲子大便不敢起身一般,慢慢挪動屁股移位。
我忍不住說,「同學,你坐咁後我地都係會嗌你答問題,點解唔可以合作D?」
算數,嘉賓開講。
「我已經拍咗紀錄片20年。」無反應。
「大家係咪都有拍攝經驗?」沉默。
「知唔知咩係用鏡頭講古仔?」沉默。
「不如問下大家,如果你開心,你會點形容?」沉默。
嘉賓忍不住了,「真係小學生都活躍過你地喎。」
兩相對比,小學生毫無顧忌,中學生畏首畏尾。害怕表態,覺得回答問題是很愚蠢的行為,回答錯誤更會被同儕嘲笑。又或者不屑配合,回答問題就好像遵守了你的規則,好唔型,以抗拒來表示自己的個性。
問題是,幾年前,這批沉默顧慮的中學生,其實也是好奇無畏的小學生,甚麼原因把他們的嘴巴封閉?成長的反叛,教育的規範,無謂的自尊,無聊的課堂,改變不了的命運,他們唯一能自主的,就只是拒絕回答問題。
我很擔心,今天這批勇敢的小學雞,是否很快便會變為只願坐在後排的呆如木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