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這次大選爭持激烈,佔全國1/4人口的華人取態對選情舉足輕重。由於多數華人不滿長期做二等公民,支持反對派,執政國民陣線選前只能靠華人候選人上門逐家箍票,同時抹黑指反對派人民聯盟上台後,華人將不能食豬肉麵,希望盡量止血,另一邊煽動排華情緒來鞏固馬來族支持。
在吉隆坡市郊的票站,不少華人選民都說要換政府。36歲的王先生說:「我想變,國陣對待(不同種族)做生意和教育的機會不公平,生活開支上升,政府對爭取投資又做得不夠。」53歲建築師黎先生說:「我對政府不滿,大馬有種族問題和安全問題,又有很多浪費低效率。」
煽動馬來族排華情緒
民調顯示,多達八成華人支持民聯。總理納吉布的前政治秘書胡逸山表示,國陣執政50多年來,馬來人在升學和做生意等方面都受到優惠,華人機會卻較少,不平等待遇令華人對政府不信任和埋怨,就算國陣勝出大選,華人對政府「已有信任裂痕」。
納吉布知道國陣已失華人支持,今年春節期間在電視短片高調向華人拜年,被視為是刻意討好華人的行動,但拉攏華人最好還是靠華人。國陣的競選活動就找來楊紫瓊等華人明星站台,但令她受到網民狠批。
大馬兩大陣營都有華人為主的政黨,國陣是馬華公會,民聯則是民主行動黨。馬華國會候選人顏駿任,以在競選講座唱歌的奇招爭取注意,贏得「歌王」外號,大選前夕他到了吉隆坡華人聚居地區,逐家拍門拉票。他承認很多華人都想換政府,但堅稱大馬人始終想穩定,有信心國陣勝出。
民聯中的泛伊斯蘭黨(PAS)一直主張推行嚴格伊斯蘭律法,亦成國陣負面宣傳的目標。國陣選前在多份華文報章刊登廣告,指如反對派上台,泛伊斯蘭黨坐大,到時非回教徒就不能吃豬肉麵、不能飲啤酒,甚至不能由異性剪頭髮。民聯澄清指未得民聯各黨同意,是不會推行伊斯蘭律法,就算推行都只是適用於回教徒。
國陣除嘗試挑動華人對民聯的不信任,又在馬來族中煽動排華情緒。「馬來西亞內幕」網站指雪蘭莪州早前一場競選活動中,有人向馬來人派宣傳單張,聲稱一群華人精英主義者1978年在怡保召開秘密會議,鼓吹推翻馬來人統治,建立華人統治的國家。報道指這可能是國陣一些人的抹黑手段,想藉此激起馬來人支持國陣。
當地馬來人的士司機阿卜杜拉也說:「類似陰謀論每次大選都會出現。一些人希望用這種言論拉攏選票,但只會對教育程度較低的馬來族選民有效果。」
彭博社/英國廣播公司/《華爾街日報》
馬來西亞獨立後政經事件簿
1957 脫離英國獨立,成立馬來亞聯邦
1963 沙巴、沙撈越及新加坡加入,國名改為馬來西亞
1965 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獨立
1969 馬來人不滿華人的經濟成就,發動大規模反華騷亂,數百人喪生
1981 馬哈蒂爾出任總理,國家經濟起飛,每年經濟增長最少8%
1997 受亞洲金融風暴影響,馬來西亞經濟受重挫
1998 馬哈蒂爾把副總理安華撤職,並以貪污及性醜聞指控拘捕安華
2000 安華因雞姦罪被判監9年
2003 馬哈蒂爾卸任,由巴達維出任總理
2004 巴達維在選舉大勝,安華雞姦罪獲撤銷,獲准出獄
2008 巴達維在大選中雖勝出,但喪失國會2/3議席優勢,安華領導的反對派在選舉中取得佳績
2009 巴達維辭職,副總理納吉布接任總理
昨日 80%選民在大選中投票,安華領導的民聯氣勢如虹,令執政56年的國民陣線可能勢危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