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子水在1962年《關於買書的一些回憶》一文裏說,弗雷格(Gottlob Frege, 1848-1925)的《概念文字》(Begriffsschrift, 1879),該書出版後24年裏幾乎無人問津,直到羅素《數學原理》出版後,才為人重視。毛子水轉述的這一廣為流傳的說法並不準確,據比納姆(Terrell Ward Bynum)介紹,1879-1891年間,《概念文字》被忽視或誤解的,而在1891-1901年間逐漸得到認可。而直到尼蒂奇(Nidditch)1963年發表《皮亞諾與對弗雷格的認可》一文之前,很多人還經常重複「羅素發現弗雷格」這一說法。而羅素在自己的《西方哲學史》裏對此也加以鼓勵:「儘管他的發現具有劃時代性質,但他(弗雷格)卻完全不被承認,直到我1903年注意到他。」而其他學者也多年應和羅素的說法,劉易斯(Lewis)與郎弗德(Langford)在《符號邏輯》(Symbolic Logic, Century, 1932, p.16)中說:「弗雷格的著作直到1901年還不被人注意,當時是伯特蘭.羅素先生注意到了它。」
可是弗雷格的作品在羅素發現它之前,很難「不被人注意」,因為它被很多人評論或批判過,其中包括康托爾、韋恩、胡塞爾、皮亞諾(Giuseppe Peano)、施羅德(Ernst Schröder)等著名學者。羅素也並非第一個閱讀該書的人,它在皮亞諾作品中被提到過六次,韋恩在《符號邏輯》中也提過,這兩本書羅素都讀過。戴德金在《數是什麼和應該是什麼?》(Was sind und was sollen die Zahlen? Braunschweig: F.Vieweg, 1893)第二版序中還提過弗雷格的《算術基礎》:「在我的回憶出版一年後,我獲知了G.弗雷格的《算術基礎》一書,該書已於1884年出版。」而王浩在其讓人感興趣的論文《算術的公理化》中還引用了戴德金1890年警告其通信者的話:「只有一個人沒有被他(如弗雷格)那些礙事的術語所分心。」而弗雷格也在1893年對戴德金的評論作出過回應。所以說弗雷格並非到1903年仍然「完全不被承認」,胡塞爾和皮亞諾都認識到弗雷格是一位重要學者,並深受其影響。所以羅素並非第一個「發現」弗雷格,而「是」第一個看到弗雷格讓邏輯和數學哲學領域產生革命性發展的人,所以準確的表述應該是,胡塞爾、皮亞諾「發現」了弗雷格,而羅素發現了弗雷格的偉大。(參看Gottlob Frege: Conceptual Notation and Related Articl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2, 2002, pp.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