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救災捐錢,雖然高官呼籲,行政長官更是一頭兒的熱,港人卻一點也沒有共鳴;一次不忠,十次不容,前例因好心做壞事,又肥了貪官,留下來的陰影是原因,此外,這年頭自由行的豪客,搶金飾、搶名牌,一擲萬金,眉頭也不皺一下,把香港人看得愣住了;曾幾何時,他們的豪闊反映出港人的寒傖,況且儲備金又多得嚇人的國家,分明自己可以搞得掂的,何須勞動到在一國兩制之下已日漸捉襟見肘,人比人氣死人,自嘆不如人的特區人民?
熱面孔去貼冷屁股,實屬不智,已不關乎有沒有同情心、血是不是濃於水這頂大帽子蓋上頂,要港人大出血去滴那大水塘,只怕有如泥牛入海在轉眼間已消滅了蹤影。有時走過鬧市,會有手持錢箱前來擋路要人捐獻的陌生人,名堂很多,說是代表慈善機構一些護老安老關懷老人的團體等等,問你相信嗎?這叫人捐錢的方式曖昧可疑之至。香港政府或民間團體不是有慈善關懷部門,幾時輪到要人街頭勸募?前輩教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又教人發揮可貴的人溺己溺人饑己饑的同情心來集腋成裘,這些道理相信大家都懂,只是不懂的是為何同情心會被濫用?付出的又不知去向何方,不求回報並不是叫人什麼都不去過問,甚至幾時做了老襯尚且不知。
慈善捐獻要用得其所,要用到真正有需要的人們,它不是俾面派對,毋須用來討好奉承更不必錦上添花或打腫臉皮去充胖子,自力更生已是不容易,搵食艱難的年代那有餘力去應酬,這與涼薄扯不上關係,只是現實比人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