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功盡廢】
政府推行三色桶回收15年,單是2011至2012年度宣傳及推廣廢物分類已用了1,872萬元。立法會議員郭家麒年初曾要求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就三色桶的回收成效回應,當時黃表示,局方會繼續擴大回收桶的覆蓋範圍。
郭在得知回收物最終丟到垃圾站時,怒斥政府無能,枉費市民積極分類回收,卻懶理回收物的去處,「呢件事食環署責無旁貸,根本冇監管過,署長應該為呢件事道歉或下台,令呢啲外判商更加有機可乘,夾埋呃市民係不能接受。」他形容此為令人難以相信的欺騙事件,令市民震驚。
環團倡一條龍運作
地球之友環保事務主任馮詩麗表示,之前亦曾收到市民投訴承辦商將三色桶的回收物丟到垃圾桶,她也曾就事件要求承辦商回應,但對方以「回收桶內實在太多垃圾」作辯解。她希望政府能投放更多資源,教育市民如何分類垃圾,「好多市民將未飲完嘅膠樽飲品丟入回收桶,結果令其他膠樽都污糟咗,回收商唔想浪費人力物力清理,就會當垃圾丟掉。」
她表示曾蔭權年代曾將環保工業列為六大產業之一,但已經難產,她建議政府成立一個發展環保產業的部門,推動一條龍回收及循環再用,毋須依賴出口內地,「咁唔單止幫到回收,同時可以幫到好多基層市民就業。」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