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零售差 料僅單位增長

黃金周零售差 料僅單位增長

【本報訊】剛過去黃金周市道淡靜,不少零售商指,銷售增長僅單位數。原來,內地客消費力下滑早有前科,政府昨公佈3月份零售數據,遠差過預期,其中煙酒、電器、珠寶鐘錶及化妝品四類產品,銷情呈現疲態。專家相信,未來一段時間零售市道仍然悲觀。
今年「五.一」黃金周光環不再,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琼表示,不少商戶反映「黃金周比想像中淡,可能只有中單位數增長」。她指,4、5月天氣仍然寒冷,服裝店壓力更大,「已經連續兩日收到pre-sale電話,我估春、夏裝都賣得好差,會影響埋鞋、手袋等。」

3月零售增9.8%遜預期

事實上,黃金周市道只旺黃金,金銀業貿易商理事長張德熙指,「五.一」期間實金銷售按年大增五成,金粒基本售罄。麥瑞琼亦預料,4、5月本港珠寶鐘錶類別零售增長將見反彈,但「無人提過鑽石、鐘錶賣成點,生意係咪都咁好無人知。」
政府昨公佈3月份零售業總銷貨價值,按年增長僅9.8%,差過預期的14.7%,亦比今年首季整體增長13.9%出現明顯放緩。其中,內地旅客最愛的產品如煙酒、電器、珠寶鐘錶及化妝品等,皆出現不同程度放緩,甚至倒退。
麥瑞琼認為,訪港內地客雖仍有增長,但大部份來自非一線城市,消費力較弱,「平均消費比一線居民少六成,即係你要做兩個客生意,先追得返條數。」她補充,本港零售業高增長時機已過,今年第二季零售增長,料徘徊10至11%。
值得留意是,3月總銷貨數量(volume)按年升幅,高於總銷售價值(value),反映通脹放緩。澳新銀行(ANZ)高級經濟師楊宇霆指,此情況近年罕見,「我覺得係消費者購物結構變咗,多咗買平價產品,或者減價先買嘢,而唔係真正通縮,起碼香港CPI仲企喺3%以上。」楊宇霆認為,這種「旺丁不旺財」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料零售增長持續在10%左右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