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2009年跟上海及北京的官員建議及商討人民幣貿易結算試點計劃,當時完全沒法想像人民幣國際化可以推進得這般的快。短短三、四年時間,以人民幣結算的貿易已超過中國總貿易額的百分之十。相信兩、三年內便可增長至百分之二十。香港的人民幣存款及存款證現在已經超越8,000億,加上點心債發行規模的擴大,倫敦,新加坡,台灣離岸人民幣中心的紛紛建立,可以說人民幣已開始遍地開花,國際化的過程將越走越快。
現在香港的人民幣存款普遍利率有2至3厘的水平,加上滙率升值的潛力,投資及持有人民幣可以說是有升有息。雖然中國今年第一季的國民生產總值比市場預期小,但相信在第二季度可望回升。相比起歐美國家的情況,中國百分之7.5至8.5的年增長率實在令人羨慕。今年預計人民幣將可再升值百分之二,加上相對吸引的利率,持有人民幣的年收益可達百分之五。值博率比大部份的外幣投資為高。將來還會推出更多各類型的人民幣投資金融產品,包括股票、債券、大宗商品、基金及各種結構存款,大大增加持有人民幣的靈活性及吸引力。最近人民銀行高層表明將進一步擴闊人民幣滙率波幅。措施將令滙價更市場化,增加外資持有人民幣的信心。波幅擴大雖然會增加持貨風險,但滙價總體趨勢向上,長期持有的風險頗低。由於中國經濟未來幾年應該繼續保持強勁增長,人民銀行有機會在今年年底加息。到時候香港的人民幣利率亦會相對提高,對持貨收息的投資者更具吸引力。
從2009至2012年,離岸人民幣的發展主要集中在外滙方面。CNH(離岸人民幣)的即期,遠期及外滙掉期的日均成交額最近已急增至110億美元,相信年底有望突破150億。但是人民幣利率相關的衍生產品一直發展較慢,成交額不多。主要原因在於缺乏以離岸人民幣計價的貿易融資及貸款。隨着前海企業容許直接從香港銀行貸款,加上人民幣Hibor定價機制有望在下半年推出,相信將加快利率衍生產品的發展。2013至2015年離岸人民幣的發展將從滙率擴展到利率產品,香港將繼續發揮領導角色。
同一時間中國已開始容許企業將國內剩餘資金滙至香港的分公司。計劃最終有望由上海擴展到全國各大城市。情況就好像建設高速公路到香港,現在已經是成功試行通車。當時機成熟,中國將可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加香港的人民幣資金池。正所謂水到渠成,香港將成為國內資金流出的第一站,同時亦是海外資金進入中國前的最後一站。香港的金融業前途無可限量。
種種迹象顯示某程度的人民幣自由兌換可能在未來幾年內出現。到時候兌換及持有人民幣就跟持有澳元加幣一樣方便,沒有限制。離岸及在岸市場的利率會更加貼近。到時候的人民幣金融產品亦將更多元化。市民再不用局限於每天兩萬元的買賣限制,同時亦可進行大額的滙出滙入交易,方便在國內置業及投資。香港特區政府及金融業界必須提早部署,把握當中的機遇與挑戰。
金管局最近推出新措施,即時放寬了本地銀行在人民幣業務上的過渡性監管要求,不再為未平倉淨額及流動資金比率設限,與其他離岸市場看齊。加上預期人行短期內將擴大滙率波幅上限,計及即期、遠期和利率掉期CNH每日成交量至年底將增50%至150億美元,對香港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長遠發展,以及推動人民幣國際化,起了關鍵作用。
陳銘僑
渣打香港環球市場主管及企業銀行聯席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