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香港左派元老吳康民的文章,心中都泛起一堆疑問:這種文章,還有多少人會看?在比較開明的左派圈子,究竟有沒有市場?吳老先生知否,這類文章在香港的政經管治精英中,要麼不屑一顧,要麼成訕笑對象。除了與他同齡出身背景類近的老左派,沒有多少人會認真看待吳老先生的陰謀論。
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發火反擊吳康民的「港英餘孽論」,直指他是「過氣老共」。過氣,不在年齡,不在文章的觀點,而在他的分析方法。這種毫無證據疑神疑鬼亂扣帽子,然後打入十八層地獄的鬥爭方式,上了年紀的中國人實在太熟悉了。毛澤東四人幫把黨內政敵打成階級敵人:反黨集團,叛徒內奸工賊,修正主義者,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種先扣帽子再踩一腳的鬥爭,本地老左派當然一點都不會陌生。
七十年代中期的中大港大,國粹派、社會派鬥得火熱,誰是蘇修特務?誰是美帝走狗?誰是第四國際托派,私下耳語,公開批判,先扣帽子,再來人格謀殺,然後進行不留情面的點名攻擊。如果有機會翻查當年在生刊物的大批判,四人幫味道十足,保證嘆為觀止。
本地左派長期在小圈子生活,以根正苗紅正統自居,鮮有與圈外接觸,近親繁殖,塘水滾塘魚,難以融入香港主流社會。他們不停回憶殖民年代,小孩子被鬼佬踢屁股,小販被警察打翻搵食工具。五、六十年代,特別是六七暴動後大批左派被遞解出境,更成為他們心中永遠的痛。本地老左派的時鐘,早在4、50年前已經停了,他們都患上了被迫害症候群,認為香港到處充斥MI5、MI6、CIA和他們的代理人,在港英政府爬上高位的,受到禮遇的,在關鍵時刻表現得不夠忠誠的,都是嫌疑分子。
更慘痛的是,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盼到回歸,他們期望的當家作主並沒有實現,商人治港,董建華起用的還是陳方安生這類「港英餘孽」。公務員治港,曾蔭權更名正言順由港英培養的政務官掌權。到自己人梁振英當上特首,局面仍沒有徹底改變過來,正統左派分不了多少個位置,梁振英碰得焦頭爛額,還是要靠資深AO林鄭月娥保駕護航。
被迫害妄想再加上心理不平衡,積存已久的「港英餘孽論」,終於按捺不住公開爆發,左打陳方安生,右轟自由黨,再來爆李鵬飛被薦做特首的內幕……這種以我為主,稍有一點不同意見就打成「餘孽」、「敵人」的極左思維,客觀的結果是甚麼呢?你認為打擊只是被點名的幾個人嗎?是一大片,是人人怕之,更是避唯恐不及。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極左就像長期病患,不時發作。惡形惡相的極左面貌出現太多,只會趕客,剩下的,只有跳上枱叉腰手指,既似白毛女又像智取威虎山的「愛字頭」了。
吳志森
資深傳媒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