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快樂 - 林夕

鳩快樂 - 林夕

繼城市快樂指數後,早又有一個甚麼機構公佈甚麼開心率,說香港人開心率偏低。最不開心的是把我們的幸福量化,並且用一個不清不楚的測量方法,由別人來告訴我們最後得到的分數。
我們快不快樂,誰開不開心,每個人其實心中有數。這一提醒,本來就已開開心心的人,搞不好就像放榜後由考評局評為狀元一樣,擔着這銜頭,就要堅守這成績,容不下一點點不開心,天,前半生還嫌考試考得不夠多?通常只聽見過人說,放寬心、有量度,才容得下福氣,很少會想到,容納不開心的量度,究竟要有多大,才不算盲開心。
從來沒見過有人頑固地執着於快樂,就能順風順水地快樂到死。幸福既不是必然,則必然有不幸的時刻,有量度容納負能量,才有能力發揮正能量;快樂狀元承認自己情緒低落,才活得像個有血有肉的真人。誰告訴我們,遇到難題只要往正面想,從好的方面看,就能解決負能量,不是真正得道的高人,就是江湖賣狗皮膏藥的神棍。
至於的確不夠開心的人,更無須給他們打分數。活得不快樂的原因,我們心知肚明,並不是看一眼那隻據說會讓人樂一樂的吹氣大鴨,就看不見千瘡百孔的生活,就能化腐朽為神奇,這樣的奇蹟,有人堅稱相信,反正我就是不信。香港人開心率很低嘛,於是就搞個家是香港運動,一連串上百個大龍鳳活動,強調正能量。
正能量可不是神奇魔法,能叫我們看不見負面消息。正因為家是香港,縱然不是會被問責的林鄭司長,我們也不能逃避帶有負能量的報導,以為看了會不開心,不看就會有益身心。
不開心,還不開心見誠大喊大鬧,只強調正能量正能量,像念咒語般幫自己洗腦,都只是保持膠笑容的喪屍,一直在鳩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