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總編輯張劍虹早前在專欄提及分拆《蘋果》網站和《蘋果日報》的賬目,還計劃推出點擊率掛鈎獎勵計劃,惹來各界爭議。
今日論壇版特邀老總解畫,以最新數據力陳讀者不獨愛煽色腥;又請來向老闆「挑機」的壹工會副理事長蔡元貴,表達「僥倖殘存」的員工如何傲氣;還有廣告人和學者,談點擊率與廣告收入和社會發展的關係,把各方意見向讀者鋪陳。
越講越誇張
就將事實擺出來
沙膽虹前日手記寫了一句:「肥佬黎答應,《蘋果》網盈利,報紙同事可以分紅,還計劃推出與點擊掛鈎的獎勵計劃,以鼓勵同事」,就已激起千重浪。外界都不用深究獎勵計劃的細節,就已狂轟。先有敝報靜態組即時新聞主管蔡元貴撰文,表示從未「感到如此受到冒犯」,更預言「今後《蘋果》網將會出現大量以甚麼短裙妹報警、黑絲女被性侵之類的低品味新聞」;接着有資深傳媒人區家麟加入,用2011年2月到11月動新聞點擊排名,證明高點擊與色情新聞的關係。工會亦發聲明,表示擔心日後《蘋果》「將充斥色情暴力和各種奇情新聞……我們最珍視的民主發展報道,將會一一從我們的視線消失」。總之越講越誇張。沙膽虹今天就將一些事實擺出來,將陰霾撥開!
沙膽虹翻看最近三個月即時新聞、動新聞和今日《蘋果》的最高點擊排序,首十大皆沒有甚麼短裙妹報警,亦不是甚麼色情新聞(見表),點擊最高的動新聞主要是香港和國際的重大社會新聞,包括喪男肢解父母、陳僖儀撞車亡、埃及熱氣球意外團友升空前最後微笑、波士頓炸彈恐襲等;而點擊最高的即時新聞,亦是以重大社會新聞為主,包括高踞榜首的揭陳僖儀死亡之謎、逆子殺父母、埃及熱氣球意外,還有18猛男抬起小巴救人,小狗追車等人情味故事。
很多人將色情與點擊劃上等號,或許是源於過去的印象,多年前《蘋果》動新聞還未成熟時,選材或許比較偏向這方面,以為在家上網看新聞的宅男,都是喜歡看這類題材。但隨着手機App的普及(現時裝有《蘋果》App的手機和iPad數目超過五百萬台),讀者已越趨多元,靠色情招徠,只會是死路一條。以為用短裙熱褲字眼增加一千幾百點擊率,不如將心思用在如何將新聞做得更好,過去數月,《蘋果》不斷投資器材人才,即時新聞加入直播,增加短片,還第一時間做動新聞,以質素搶點擊,以後還會增加紀錄片。這才是我們要走的路。
關於計劃推出與點擊掛鈎的獎勵,引發同事誤會以為獎勵會跟組別或同事的文章掛鈎,擔心這樣會鼓勵盲目追求點擊率。其實,這個計劃只屬初步構思,目的是希望獎勵整個《蘋果》團隊,亦沒打算跟部門或個人文章點擊率掛鈎。肥佬黎和《蘋果日報》都有track record,肥佬黎向來都重視銷路,由《蘋果》創刊第一天開始,那有一日不重視銷路,但又有那一日我們珍視的民主發展報道,在我們的視線消失過?難道同事連這點都懷疑?
張劍虹
《蘋果日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