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友邦保險國際區域執行總監黃經國位於南區樓高四層的洋房,屋主早訂下「遊戲規則」──攝影師先不能舉機拍攝,需在他的帶領和講解下參觀藏品後,再經他確定哪些可以拍攝、哪些不,方能進行攝影。「超過1,000萬元的絕對不可以曝光,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其他的可以影,但100萬以上的不可以把價錢寫出來。」就是這樣,記者跟隨黃經國在大宅遊走,看他數百支紅酒及雪茄收藏,以及連家人與傭人也不敢觸碰的古董收藏。
記者:黃碧珊 攝影:麥永健
黃經國的大廳掛有多幅畫作,其中一幅是清末的宮廷絹畫《萬壽無疆》,畫中的萬年青開着紅花,頂部正中蓋有慈禧當政後期,在頤和園寢宮「樂壽堂」的印章,「除了樂壽堂,下面還有袁世凱的印章,可以代表這幅畫最少由兩個『皇帝』擁有過。」黃經國說那是幾年前拍賣回來的。地下的客飯廳,擺放很多古舊的工藝品,有遠至千幾年前遼國的古玉佛像頭,還有清末時出口到歐洲,鑲上象牙的大象瓷器擺設,「雖然瓷器是民間工藝品,但去到歐洲後,被法國人配上鍍金座,製成一件中西合璧的藝術品,幾年前在荷李活道古董店永寶齋,以50萬元買回來。」色彩豐富的瓷器大象擺設被放在偏廳一張魔鬼魚皮包裹的木枱上,顯得份外搶眼。
我們向二樓進發,約1,700平方呎的樓層,其中一面是落地大櫃,黃經國的收藏以瓷器為主,因為轉職做保險前,他是經營瓷器生意,經常到生產瓷器的小鎮如景德鎮及德化縣訂製瓷器,七○年代跟美國運通信用卡合作,讓會員訂購他出品的瓷器,賺得第一桶金,所以對瓷器有特別的感情。他有個數十平方呎的書房,各類古董書及拍賣行介紹書籍整齊地放在書櫃中,牆上掛有幾張黃經國研修中國古代陶瓷鑑賞的證書,「在公開大學、蘇富比及佳士得上過堂,跟不同師傅學睇古董。」他到過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博物館及瑞士麥森陶瓷博物館等實地學習,「一個瓷器館睇幾日也睇不完。」拍賣行的預展及拍賣他也經常參與,更邊說邊從銀包拿出要蘇富比邀請才可成為特邀客戶的貴賓卡給記者看。
「豉油碟貴過架Maybach」
他從櫃中取出一個清朝的青瓷花瓶,九條醒獅在花叢中嬉戲,最特別的是它們不是平面繪在瓶上,而是凹凸有致的浮雕,記者問可否觸摸,黃經國緊張地說:「你有冇戒指?冇就可以。」對櫃中一些通透的瓷碗、鏤空的盅,記者通通甚感興趣,可惜黃經國說:「如果有甚麼損壞,真的不知怎樣跟你計數。」他還說了一個小故事,有次他邀請朋友到家裏開派對,其中一位朋友說會駕駛車身闊長的Maybach到來,問他能否通過他屋前狹窄及迂迴的小路,黃經國平淡地轉述當時心中所想:「這裏的一隻豉油碟已經貴過架Maybach。」打理家中古董的就只有黃經國本人,「有一次抹碗時,不知怎樣聽到一聲清脆的裂聲,原來手中的乾隆馬蹄碗裂了,這裂痕肉眼是不容易發覺,但它的價值就大跌。」黃經國只買不賣,真正痛心的不是其升值潛力,而是這些古董存世量極少,爛一件少一件。
二樓另一個角落,就是黃經國的紅酒與雪茄世界。保險行業着重人際關係,黃經國由最初學品酒到今日懂得享受紅酒及雪茄,「一大班朋友一齊摸酒杯底、食雪茄談天說地,快樂無窮。」在一個約4萬元的EuroCave三層雪茄櫃內,有數盒十支裝、每盒約7,000元的Cohiba Behike,他最常食的也是Behike,「要食就要先食最好的。」三個EuroCave紅酒櫃,每個也放滿逾百支紅酒,「買了六箱2008年瓶身印有中國「八」字的Lafite Rothschild,以紀念大孫出世,第二個孫2009年出世就買Petrus,細孫上年出世,遲些又要買酒了。」
在保險業打滾逾30年,從普通的保險經紀做到公司於香港行政部門的最高決策人,經常掛着笑臉,但已年過六旬的黃經國慨嘆:「以前每個月總有一、兩次打golf輕鬆下,近年盤算退下來,怎料越來越忙,每年也打不到兩次。」在安樂窩與良朋暢聚,喝紅酒、食雪茄、欣賞古董,算是最大的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