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幾多人看《鐵甲奇俠3》時,是期待范冰冰及王學圻的亮相?
大陸媒體幾乎把所有重點放在「王學圻亮相時間」、「范冰冰香港版一秒都無」。
這種心情香港人應該很理解,當年《蝙蝠俠黑夜之神》,香港娛樂版全天候追蹤陳冠希到底出現幾多秒,後來我們都知道,迷倒萬千明星的帥哥,只能做一個石Q。
其實這種「志在參與」的自欺欺人遊戲,還要玩多久?
中國足球員也曾墮入這個圈套,李鐵李瑋峰因為贊助商的原因而有幸降臨英超愛華頓,球迷曾經一陣激動,很快便知勉強無幸福,雙李投閒置散,只是商業利益的犧牲品,可說是最早的合拍片。
王學圻在片中,扮演一個想和鐵甲人打招呼卻慘食檸檬的醫生,片中的鐵甲人求求其敷衍,完全便是現實荷里活片商對中國人的態度。
可憐王學圻也是一個老戲骨了,何必要到荷里活受人氣?葛優這方面很有智慧,他強調不會離開大陸,這是他的根。
更何況,浸過鹹水是否仍然是賣點?有志氣應該學王家衛,巨星以能拍他的戲為榮,而且王家衛不會夾硬泥,多大的巨星不合用,照剪!
中國千方百計要融入荷里活,出來的結果卻是,《鐵甲奇俠3》的中國大劇院被炸毀,空心無內涵的幸運曲奇被指是源自中國。
不過《鐵甲奇俠3》最好玩是玩美國自己,以為恐怖份子是來自傳統的巴基斯坦,阿富汗,誰知搞了半天,原來恐怖份子是來自美國邁阿密的美國人。
中國會學荷里活這種玩法,來一段綁架自己的總書記,再來一段「最大敵人不是疆獨,是北京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