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屈服 轉戰公用車

比亞迪屈服 轉戰公用車

【前景堪憂】
比亞迪(1211)為內地電動車行業龍頭,惟龍頭歸龍頭,集團今年新車銷售目標50萬中,電動私家車e6及電動巴士K9僅佔8,000部,不及整體銷量0.2%。其他車企的電動車發展步伐,大多停留在研發階段,遑論對盈利產生貢獻。
麥肯錫調查顯示,09至12年間中國共出售4,800萬部新車,電動車僅佔7,834部,反應差得可憐。由於私人市場冷待,比亞迪只好轉戰其他領域,包括拓展海外公共交通工具市場,在東歐及北美設廠生產K9巴士,亦在港推出電動的士。

基金:點補貼都無用

騰祺基金管理投資管理董事沈慶洪指,一向不看好電動車概念,「咁多年都搞唔掂,核心問題未解決,點補貼都無用。」他指,電池壽命短、充電配套不足,電動車「有排都搞唔起」,「有政策咪炒一轉,唔代表車企成功。」
08年,中央把新能源車列入七大新興產業,概念股雞犬升天。同年,畢菲特以每股8元入股比亞迪,股價即開車,一年後高見86.3元,其他車股如吉利(175)、東風(489)亦搭上順風車,股價升幅達十數倍,悉數跑贏恒指;獲李嘉誠入股的中聚電池(729),股價最高見2.7元,惟隨着電動車泡沫破滅,股價跌回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