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生俱來便有模仿的能力,通過不斷模仿,學習各項新技能與行為,從而建立適當的社交和溝通能力。但大多數自閉症兒童天生缺乏自動模仿能力,以致影響了學習的成效,以及社交和溝通能力。
模仿可分為三種層次,身體活動及姿勢(包括身體動作和物件使用)、面部表情和言語。若兒童能夠模仿到這三方面,有利於社交及情感的表達和發展,甚至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在此基礎上,當兒童學習穿衣、寫字、跳繩等技能時,就更容易成功。
自閉童缺互聯專注
導致自閉症兒童有模仿困難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兒童缺乏互聯專注。它除了令兒童失去模仿的意欲外,更令他們在模仿的過程中不清楚應注意的目標動作。例如爸爸上班穿鞋子前,都會撥一撥頭髮;一般兒童會很自然地把注意力放在穿鞋的過程,但自閉症兒童受互聯專注缺損影響,會把注意力放在撥頭髮的動作上,對穿鞋過程則視而不見。即使自閉症兒童能夠模仿他人的身體動作和使用物件,也未必完全可以模仿到動作或姿勢中蘊藏的情感。例如在生日會上,普通兒童與自閉症兒童一起唱生日歌,一起拍手,但自閉症兒童實際上可能感受不到當中的喜悅。
制訂自閉症兒童的學習策略時,便應從加強模仿能力入手,才能有效幫助兒童增強學習和溝通能力;訓練策略可包括讓兒童感受到有需要模仿別人的行為;加強兒童察覺別人行為和聲音的能力;加強細心觀察別人行為和聲音的能力;加強兒童對別人行為和聲音的興趣等。我們最近出版一套自閉症兒童訓練指南,可以幫助家長提升孩子的模仿能力,可參考作為家居訓練。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撰文:協康會青蔥計劃總經理陳綺華
隔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