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餉案勝訴 中電擬回饋市民

差餉案勝訴 中電擬回饋市民

【本報訊】正與政府就利潤管制協議進行中期檢討的中電(002),兩個月前才強硬表明「不會接受不合理的利潤規管」,昨日主席米高嘉道理口徑卻轉趨溫和,只重申在燃料費大幅上漲的情況下,未來數年加電費是無可避免。中華電力副主席阮蘇少湄透露,集團剛在地租差餉爭拗中獲判勝訴,現正研究可受益的具體金額,並會把款項全數回贈市民,或可減輕明年加價的壓力。
事實上,中電早在有關案件判決前,即去年開始,已把政府多收的地租差餉,以「特別回扣」方式回贈市民,作為調低電費加幅的手段之一。阮蘇少湄指,中電至今累積回贈客戶達16億元,若今次獲退還的差餉實質金額高於此數,則會把多出來的差額,全數回饋客戶,以減輕明年加電費的壓力。
中電早年被差餉物業估價署評定,04至05年度的應課差餉租值資產達90億元,中電就計算方式提出爭拗,認為應課差餉租值資產只是約30億元,遂向土地審裁處上訴,最後裁定中電上訴得直。

重申加價無可避免

至於明年是否一如市場估計,需要加電費至少10%以上,阮蘇少湄指現階段討論電費加幅仍言之過早,中電會審視用電量及成本情況,在今年底再決定明年加價幅度。至於中期檢討進展,阮蘇少湄形容討論是「理性」及「具建設性」,有信心最後可得出各方接受的合理安排。
米高嘉道理昨重申,未來數年加電費是無可避免,由於燃料組合的轉變,加上今年起將使用來自內地西氣東輸二線供應的天然氣,新氣價是20年前簽訂崖城氣價的3倍。嘉道理強調,中電會採取措施盡量將漲幅減低,對未來新的利潤規管安排持開放態度。
另外,中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包立賢將在今年第三季退任,惟米高嘉道理指包立賢日後將會管理其家族生意,而中電是其家族持有的重要資產,故包立賢仍會留在中電董事會內,繼續參與集團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