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消費品味 - 曾志豪

中國人的消費品味 - 曾志豪

這不是一個好題材,誇讚便是擦鞋,貶損便是歧視;但現實是,被人說「你着到成個韓國妹」是稱讚,說你「着到成個自由行」便是……你懂的。
美劇時有對中國人,或準確點,是亞裔人的描寫。不幸的是,負面較多,但公道點說,美劇惡搞所有階層所有種族,並非亞裔人獨享權益。
最近一齣美劇《破產姐妹》(2 Broke Girls),便投射了美國人心目中的中國人形象。話說女主角打工的餐館老板是中國人,名叫「Han Lee」,但老是想改名。Han:「I'm no longer Han Lee, I am Bryce Lee.」Bruce錯拼成了Bryce ,字幕組便把李小龍翻譯為李小「籠」,非常扺死!
這句對白反映出美國人對中國人的想像:英語不好、仍然是「李小龍」。對不起了成龍大哥李連杰大哥。但美國人是中日不分的,Han串錯字,女主角便說:「你們不能當面說他們犯錯,否則他們會拔劍自刎的。」中國人不會因為犯錯自殺,否則無人做官了,那應該是日本的武士精神吧。
中國人的消費品味也是與別不同,英國車廠Jaguar便說,為了迎合中國市場,特意把車的型號和車的引擎名稱,印在車尾。據講,大陸消費者特別喜愛這類車尾炫耀的車款,就像當年大陸人穿西裝,牌子要繡在袖口當眼處。
另一名車瑪莎拉蒂出了一款新車,車廠說為了迎合中國市場,車廂擴大,後座特別舒服。奇怪,為何大陸消費者鍾情加大車廂?難道說,富二代多情人,方便他們車尾藏女?
答案是,大陸買這些富貴車的多是老板,而老板沒有時間享受駕駛樂趣,只愛司機開車,也就是說,司機位再靚都是對瞎子拋媚眼,真正的皇帝位其實是後座!所以為了照顧大陸老板,後座才是決勝負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