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掀基層工外判潮

政府掀基層工外判潮

【本報訊】港府自90年代「創先河」將非技術服務外判,掀起保安及清潔等基層工種的外判潮流,基層工人自此苦不堪言,薪金、福利低處未算低,12年前砵蘭街政府外判公廁清潔工嚴伯,辛勤工作僅換來恥辱性的7元時薪,引起社會譁然。
90年代起,政府陸續將房屋署、食環署及康文署的保安、清潔工作分批外判,聲稱提升部門效率,減少政府財政負擔。清潔服務業職工會總幹事李劍曼表示,現時本港八萬多名清潔工,至少九成受聘於外判商,「政府當年以每名工人一萬元價錢為清潔服務招標,工人最後實收4,000餘元,錢去咗邊?」
李劍曼指,外判制只向僱主傾斜,僱主將責任卸向外判商,外判商為增加盈利,不時向工人開刀剝削。
保安業同為外判制普及的行業,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總幹事李凱說,過去外判欠規管,保安員時薪11、12元情況常見,有外判商更巧立名目,向員工徵收培訓費、制服費。在97年外判制未普及時代,12小時制保安員月薪約8至9千元,但到最低工資實施前,已下跌至6至7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