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Bon Appétit 法式慢味

食字部:Bon Appétit 法式慢味

經常聽到人話法國人好識享受生活,何解?「因為法國人慢條斯理?」錯唔晒,其實他們在餐桌上慢食,是希望好好享受進食時的每一刻,也覺得是對食物的尊重。今天讓我們慢下腳步,做一天享受生活的法國人吧!Bon Appétit(祝你胃口大開)!

記者:歐陽曉思

攝影:許有達、蔡家輝、林栢鈞、潘志恆

早:甜包咖啡食完唔𤷪

Boulangerie Bistronomique設玻璃窗,可見整麵包的過程!

聽朋友說,每朝不要在法國人未喝咖啡、未吃甜麵包前跟他們說話,真的嗎?「係!若喺我未飲咖啡前同我講嘢,我會𤷪㗎!不過又唔係全部人都係咁,因為有啲人每朝一定要食煙!哈!」Boulangerie Bistronomique的法籍糕餅師Alexandre回答,為甚麼早上要吃甜東西?「我都覺得你哋朝早飲茶食點心好怪,道理一樣!我哋不但鍾意甜,更講究新鮮,所以法國嘅麵包店朝早七點就開門!香港只有麵包店,法國會分Boulangerie(麵包店)跟Patisserie(甜品店),佢哋係兩大不同嘅Profession!」那為甚麼這裏叫Boulangerie但又有甜品賣呢?「喺香港好難只做一種!」這裏跟足法國麵包舖,長法包、布里歐修包、牛角包等傳統法國麵包從早到晚輪流出爐,Alexandre堅持每天烘焙,賣完就無。甜點也非常不錯,十多款全放在餅櫃,有各式各樣法國傳統甜品,首推Eclair,其外層香脆,咬下會爆漿,極美味。

食Baguette一定要搽牛油和果醬。$20/條

Eclair外層香脆,咬下去會爆漿。$38/條

Rasberry Tart,餅底鬆脆,配新鮮桑莓,很開胃。$38

Matthew:「我哋好緊張麵包嘅新鮮度,一定唔會食隔夜包!」

Amilia:「每朝會嚟買Baguette,我們慣咗夾喺腋下!很奇怪嗎?」

Boulangerie Bistronomique(2872 0811)

地址:西環堅尼地城爹核士街1號地下

午:鹹甜薄餅慢慢鋸

中國人無飯不歡,法國人則無薄餅不歡,無論是鹹的Galette,還是甜的Crêpe,都是他們午餐甚至Tea的選擇,所以在法國,薄餅專門店有如香港的茶餐廳般隨處可見。薄餅的歷史由來已久,源自法國西北部的Brittany,由於當地盛產蕎麥(Buckwheat),當地人便用來製薄餅,圓薄餅上鋪餡料,再摺成不同形狀,法國人認為這樣的賣相,既吸引又能保持餡料溫暖。La Crêperie就是賣正宗的Brittany式薄餅,店內提供超過60多款鹹甜選擇,鹹薄餅La Galette用上100%的蕎麥粉製成,顏色較深帶啡色,薄餅皮很薄身,吃起來乾爽脆口;而甜薄餅Crêpe則用全麥麵粉製成,質感較軟,傳統餡料有焦糖、雪糕、香蕉及朱古力等。「法國人通常會Order一鹹一甜,鹹嘅做主菜,甜嘅做甜品,仲要堅持用刀叉慢慢食,時刻保持優雅。」老闆表示。

La Route du Rhum屬「玩火」crêpe,當冧酒倒到雪糕薄餅上,即刻出現火燄,好食又好玩。$78

Les Pierres Noires,Galette很脆口,內有煙火腿、雞蛋等,豐富又不太膩!$118

Admiral's Cup屬傳統款,上面有啤梨、果仁、雪糕等,甜甜哋好味。$65

Mrs Gremy:「法國人無Crêpe不歡,我囡囡特別鍾意有雪糕嘅Crêpe!」

OL Angel(左)和Brenda最愛兩個人分一個Crêpe!

La Crêperie(2529 9280)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100-102號鉅芝樓1樓

晚:小餐館食環境

身邊的法國朋友最愛到La Brasserie享受晚餐,Brasserie即小酒館、小餐館,一般可以吃到典型鄉村料理。環境輕鬆的The Press Room便主打法式小菜,其吧枱附近的大黑板每天均寫上特色菜式、用餐區會展示不同藝術家的作品,讓人想起法國第六、第七區的街頭小館子。食物方面,這兒提供各式各樣簡約的法式美食和地道的咖啡,大廚Wlison推介的法式黑青口也同樣很受歡迎,Wilson用上現時澳洲當造的黑青口,味道會更鮮甜,細嚐還有一種濃濃的酒香,不能錯過的!

The Press Room充滿法式小餐館風情。

香煎龍脷柳伴牛油醬汁,龍脷煎得外焦內嫩,汁水飽滿!$369

朱古力三重奏,分別是Chocolate Crumble、熱朱古力球和Chocolate Latte。$89

法式黑青口,味道更鮮甜,細嚐下還帶酒香!$135

June:「有位法國朋友推介我嚟,嚟咗一次後就好鍾意!」

The Press Room(2525 3444)

地址:上環荷里活道108號

周日:皇帝要食雞

法國人原來逢周日都要食雞,相傳亨利四世在1589年登基成為法國國王後,法國的經濟開始發展,當時亨利四世許下心願,希望人民每周日都能吃到當時矜貴的雞!到現在還有不少法國人星期日有吃雞的習慣。
上環烤雞店La Rotisserie由三位法籍老闆Marie、Aurelien及Jerome開設,他們專程買入法國製烤爐,重塑法國巴黎街頭滋味,Marie說:「喺香港點都食唔到法國烤雞,吃烤雞加個蘋果批,就是我們嘅Sunday Lunch!」他們選法國Picalou品牌的雞,每隻至少重1.3kg,烤前會把混和了牛油、黑椒等的調味料放入雞皮和雞肉中,將雞放入爐烤足一粒鐘,烤雞隻隻皮香肉脆、盡收香料味道。

法國最傳統的Sunday Lunch,除烤雞,還有蘋果批!$35

已調味的雞放入法國烤爐,烤足一小時。

每日中午,La Rotisserie總排着人龍。

烤雞1/4隻加配菜,再配自家製湯,極受上班一族歡迎!$68

Jean:「我爸爸每星期都會買雞返屋企食,係傳統嚟㗎!」

La Rotisserie(2324 1898)

地址:上環皇后大道中255號Manhattan Avenue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