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證監連環出招,A股短線有望走出谷底。中證監日前建議,提高股票基金的倉位下限,變相令入市資金增加;當局又大派定心丸,表示未見有外資大舉沽空A股。專家認為,中證監舉措短期對A股有提振作用,但中線走勢仍然由企業業績及經濟表現主導。
記者︰梁嘉麒
中證監於上周五修訂《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並對外界徵求意見,擬將股票基金的倉位下限,由60%上調至80%。
規模料達1,500億
截至今年首季,內地主動股票基金資產規模達7,439億元(人民幣.下同),兩成資金即相當於近1,500億元。不過,歷史數據顯示,股票基金倉位多介乎80%至90%,只有約14%的基金倉位在80%以下。
另外,中證監又擬定基金投資的槓桿上限,總資產不得超過淨資產的140%,而股票基金投資單一股票最多10%的限制,將擴大至債券及其他基金,以完善行業發展。
事實上,本月中摩根士丹利資本(MSCI)擬將A股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證監發言人亦承認與指數編製公司有洽商的消息,一度令滬綜指單日升逾2%,但在製造業數據遜預期、人行持續收水及債市黑金風暴影響下,股市迅即打回原形;滬綜指上周五收報2177點,全周計共跌3.1%。由於五一勞動節假期,內地股市本周一至周三休市,中證監力挺股市的效用,要於周四復市始見真章。
另方面,對於近期有外資唱淡中國股市,中證監新聞發言人指出,未聽聞有外資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沽空A股。他重申,未有證據顯示大量外資以非正規渠道湧入內地股債市場,又強調長遠對中國經濟及股市有信心。
分析:中線難言樂觀
耀才證券市場研究部副經理植耀輝表示,中證監出招對A股氣氛短期有幫助,但由於中資股最近公佈首季業績,盈利不算太理想,故中線未敢太樂觀。他預期,滬綜指短期將會在2100至2280點水平上落。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亦認同,措施短線可刺激A股,但中線仍要看經濟數據表現。
內地首季經濟增長遜預期,不少證券商更乘機踩多腳,其中高盛本月中將內地今年GDP增長預測調低至7.8%,更把H指目標預測由13700點調低至12400點,下調幅度接近一成。另一券商摩通早於3月唱淡內銀股,更建議短線可沽空,令四大內銀單日挫2%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