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佢(兒子家良)知道自己做錯咗,如果唔係都唔會喊。」簡福駒說,他帶過一些家人照片給兒子,「佢話佢自己好多時都會揸住啲相喺度喊,話點解會咁呀?」簡父哽咽道。
「佢唔出聲,喊囉」
簡父在事發後第一次見到家良時很迷惘,問他甚麼都沒反應。後來兒子清醒了,簡父再問發生甚麼事,「佢唔出聲,喊囉」。直至醫生解答了簡父心中的疑問,他就不再問了。
醫生診斷簡家良患有精神分裂,事前毫無徵兆。案發時家良認為世上太多多餘的人,相信要減少一半人口,方能避免污染,拯救地球;而母親和妹妹,則是他最容易落手的對象。
簡父說,指摘的口脗只會令兒子出來的機會更小,所以他跟兒子「盡量唔去講」。不過,簡父說他在信中告訴兒子:「呢份罪疚會永遠埋喺你心中,永遠洗唔到,直至你離開呢個世界。」現時他每星期都到小欖探望兒子,每次逗留半小時,父子倆隔着玻璃,閒聊讀書情況、做人道理。18歲的家良,現讀遙距課程,但對只有中三程度的他來說,有點艱深。
年初天氣寒冷,家良特意畫了心意卡給父親,寫着「冬寒未解,多加小心」。簡父說:「到𠵱家我都唔相信(殺人)呢個係佢本質。」在他眼中,兒子「好乖」。
《蘋果》記者